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馬英九不必默然於“化獨漸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2 17:36:24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1日社論說,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接受訪問時比較她和馬英九的不同,以兩人父親死後題款的差異作為對照,直指馬英九父親馬鶴凌骨灰罈上所題“化獨漸統”和蔡英文父親蔡潔生墓碑上所題“楓港”不同,意在傳達兩人認同的差異,而她蔡英文就是在地的台灣人,馬英九若是個孝子,就該是個統派。 

  此話既出,當然很難回收,也招來不少批評;但多數批評均集中於蔡英文不該拿馬英九先人的種種論定後人,即馬鶴凌和馬英九雖為父子不必然有一樣的想法和認同;次則指責蔡英文為爭取支持,不惜激化民粹,拿血統論作為藍綠的區隔,和開放社會的多元思想更是背道而馳。 

  社論說,論者或謂蔡英文的意識形態與其說是民進黨的非典型,不如說蔡英文較諸深綠但知民粹者毫不遜色,過去所以會贏得理性問政的形象,只是用溫和的語言包裝,若非拿馬父骨灰罈上的文字作文章,還真看不出蔡英文的民粹本質。 

  推敲蔡英文所以有此比較,當然是要拿統獨來區隔藍綠,而且這就是蔡英文的策略。正是馬英九父親骨灰罈上有“化獨漸統”這四個字,讓蔡英文找到了話題。藉由“化獨漸統”,蔡英文毫不費力地給馬英九戴上了統派的帽子。是以焦點在“化獨漸統”四字,而非蔡英文消費馬英九的先人而已。問題出在何以批評者都忽略了“化獨漸統”。 

  蔡英文或可藉馬鶴凌打擊馬英九的身分和家族認同,也可領略蔡英文的“隔山打牛”和“棉裡藏針”的手法。從蔡英文消費馬鶴凌的舉措固然可以看出蔡英文的兩面性,即理性問政的溫和形象和激化民粹的凌厲鋒刃,乃至缺乏現代社會知識分子寬容多元的基本素養;而這正是蔡英文的策略運用。 

  社論說,必要指出:批判蔡英文的同時,卻捨“化獨漸統”而不論,可謂失焦。蔡英文爭取黨內初選卻拿馬英九捉對廝殺,除了自我提升對話高度外,就是要來個統獨分明,藍營何以不願就此有所論述,反而集中於批判蔡英文拿對手先人來消費。其中必有弔詭,也寓示明年大選或將會出現綠營出題,藍營拒答的現象。 

  再就蔡英文不直接給馬英九戴上統派的帽子來觀察,迂迴拿馬鶴凌的認同下手,也存在無從著力的弔詭。蓋馬英九上任以來的表現,就綠營而言,實在找不到可以下重手的軟肋,就深藍而言,反總覺得馬英九有愈趨綠化之嫌;其次是獨派論述因兩岸和平發展對台灣總體經濟確有正面效益,不再具有說服力,有獨派人士甚至形容,台獨非僅已落入意識形態的黃昏,且已進入最寒冷的冬天,打馬的力道也隨之驟減。 

  社論說,在藍綠皆存在弔詭的情況下,與其說蔡英文拿“化獨漸統”區隔馬英九,不如說蔡英文兼要藉此區隔黨內其他競爭者。是以蔡英文挑起“化獨漸統”的爭議,外而對藍,內而對綠,都可形成有效的區隔和對比作用,是不折不扣的“一石兩鳥”。蔡英文又何嘗不知會因此招致批判,甚且引起各種不同回響,同時也可檢驗藍營的基調究竟何在。 

  蔡英文引發爭議之後,顯而易見的效果就是馬英九和藍營默然於“化獨漸統”不論,等同和蔡英文及綠營的論述靠攏。藍營的基本政策豈止於“化獨”,而是“反獨”,這就是矛盾。況且兩岸和平發展本就具有“化獨”於無形的作用,而這正是獨派最在意的。也因為“化獨”有效,“漸統”的趨勢自更分明。馬英九一再要求蔡英文和綠營回歸“九二共識”,何以又默然於“化獨漸統”? 

  社論說,答案或就在:一切都是為了明年大選。蔡英文還要先闖過黨內初選這一關,但可以預料,不論民進黨由誰出線和馬英九決勝,都得面對兩岸和平發展的現實,都得面對中間絕大多數選民,都得走中間路線。但就台獨氣勢和消長論,“化獨漸統”反而會是未來活生生、且最貼近現實的選項。馬英九的“不統”、“不獨”原屬消極,矛盾也大,也該想想連任後的下一步在那裡,不宜默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