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菊:財政和權力要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06 08:54:23  


高雄市長陳菊
  中評社台北6月6日電/高雄是繼台北市後,第2個擁有捷運交通運輸系統的都會城市,不過,呼籲將現有捷運向北和向南延伸,建構輕軌捷運,甚至水岸輕軌及更多捷運網路的聲浪,在大高雄合併之後更加明顯,高雄市長陳菊接受台灣工商時報專訪時強調,這些建議市府都已在規劃,並積極向“中央政府”爭取。 

  陳菊指出,包括原來的高雄市和高雄縣,無論在區域經濟的相互依賴、工作、就學、交通運輸、遊憩等生活機能,都具有依存共榮的特性,所以,高雄市、縣的共同發展,整體規劃已是多數人的共識,高雄市政府是大高雄地區(包括高雄市及屏東縣)捷運路網的規劃及執行單位,考量大高雄合併升格“直轄市”後的都市整體發展,捷運路網已做好新規劃。 

  她說,除了通車的捷運紅線及橘線,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計劃,“中央”已核定,現正積極招商中,市府也規劃延長既有的紅線(岡山路竹延伸線)和橘線(屏東延伸線),捷運南北延長規劃,這個部分,還在持續向“中央”爭取,未來甚至會有“捷運黃線”、“捷運棕線”、以及“水岸輕軌”,陳菊說“我對‘中央’的支持有高度期待”。 

  此外,陳菊也希望“中央”的“財政和權力要下放”,“事權也要統一”,否則,多頭馬車反而難以成事,徒留問題。她舉“勞動檢查權”為例說,合併之前,高雄縣對於工廠工安等勞動檢查權,屬於“中央”,合併之後,理應歸屬高雄市,可是,或許是因為政府規劃5都合併升格院轄市,過於倉促,導致類似的事權無法統一,“試問,原來位於高雄縣的工廠萬一發生事故,不是我的責任嗎?我責無旁貸,但是,勞動檢查權仍未下放,不是太不公平嗎?” 

  再者,河川和水利管理,也是如此,她說,高雄長期面臨民生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困擾,今年剛好有機會,在新任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的協助安排下,深度參訪60%“國土”位於水平面以下的荷蘭,學習數百年以來,與水共生,與水奮鬥的荷蘭,如何“防洪治水”這個重大議題。 

  可是,面對高屏溪、楠梓仙溪、阿公店溪等不同河川、水域,卻有水利署、第七河川管理局、林務局等不同主管機關,即使有心整治,也是關卡重重,陳菊說,“88水災之後,每次只要有颱風來,我的一顆心,都懸掛在半空”。 

  她說,“中央”對地方的支持,她表示感謝,但是,對於“中央”未能積極協調、處理的部分,則令人遺憾,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國公有土地”未積極開發,則是另一個憾事。 

  她表示,面積高達590公頃的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角色定位是“臨海都心”,將來必然以商貿發展為主,可以說是大高雄的經濟心臟,在招商上,高雄市政府除了主動招商,也配合“中央”“全球招商”政策;在開發上,經市府協助,現已完成軟科、夢時代、IKEA等開發,臨海港邊所投入的113億元公共建設,包含高雄世貿展會中心、海音中心、高雄港務及旅運大樓等,則是園區下一波發展的新契機。 

  陳菊說,配合市府政策共同組成的“高雄DC21(21世紀夢想城市)地主開發促進會”,已成為園區業者與市府溝通的窗口,運作相當順暢,而市府透過都市計劃變更手段,給予提早開發的獎勵誘因,更是加速園區開發的重要驅動力,也獲得業者肯定,目前已正式進入都委會審議中,可望於今年底前公告實施。 

  但是,多功能經貿園區是否能成功開發,關鍵在於“中央國公有土地”的能否快速到位,因為,區內至少有60%是“國防部”、台電、中油、港務局等“國公有土地”,佔地約17萬坪的205兵工廠“不遷就是不遷”,成為高雄發展的一大阻礙。


    相關專題: 南台灣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