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選民還要重蹈少數政府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1 09:25:23  


蔡英文提出大聯合政府,可以說全在空中樓閣的階段。
  中評社台北1月11日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是玩弄名詞的高手,她在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一下子丟出“協商式民主”、然後又是“大聯合政府精神”,讓關心選舉的選民跟著團團轉;其實,蔡英文意在言外、無法化解民眾疑慮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即使她當選“總統”,民進黨無望在“國會”取得過半多數,台灣又將重蹈少數政府的困境。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說蔡英文玩弄名詞,並沒有刻意苛責她,畢竟,人類二百多年的民主運動史,包括“大聯合政府”這樣的概念,確實都曾被實踐過,都有確定的指涉,不宜濫用、刻意誤導。 

  所謂“大聯合政府”,通常指的是第一、二大黨的聯合,席次遠超過執政所需的半數,有時甚至超過三分之二;這是違反常態的聯合形態,因為,作為第二大黨的主要在野黨,都在等著執政黨犯錯,下次才可能執政,他們願意加入執政團隊,通常是因為國家處於緊急危難,朝野必須共赴國難;最著稱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保守黨雖擁有多數席位,卻還是和工黨、自由黨組成戰時“內閣”;同樣的,一九六六年為了因應蘇聯入侵布拉格危機,德國的兩個主要政黨、基民黨及社民黨也合組大聯合政府。 

  主要民主國家最近一次的大聯合政府,是德國二○○五年大選,由於民意分歧,基民黨及社民黨兩黨都無法單獨過半,兩黨談判籌組大聯合政府,雖由多一席的基民黨梅克爾出任總理,但是社民黨取得多數席次,而且是外交、財政、司法等重要職務;更重要的是,“內閣”任何施政,都必須取得兩黨共識。 

  相較這些大聯合政府的理論及現實,蔡英文提出大聯合政府,可以說全在空中樓閣的階段。首先,若要籌組大聯合政府,民進黨在“國會”要聯合的對象不是台聯、親民黨等小黨,而必須是國民黨;但是,就國民黨而言,何不學過去的民進黨,穩坐最大在野黨的地位,不必承擔施政責任,將來還有重返執政的機會,何必去淌聯合政府的爛攤子? 

  其次,大聯合政府必然要透過黨對黨談判,進行職務分配、政策協商;觀諸民進黨首次執政前例,陳水扁當時喊出空泛的“全民政府”,國民黨要求黨進黨出,立即就遭致“全碗端去”的攻擊;當年的唐飛,以國民黨老臣身分出面為民進黨穩住政局,孤家寡人出任“閣揆”,幾乎由扁及民進黨決定了所有的“閣員”,但是只有一百三十七天,唐飛就成為民進黨施政的石頭;以這樣的前例,民進黨真的願意“施捨”重要職位給其他政黨嗎? 

  事實上,蔡英文沒有說出的真相是,她即使當選“總統”,民進黨可能無法取得“國會”多數,重蹈兩千年的亂局,這時的問題不在是否籌組聯合“內閣”,而在於是否由多數黨組閣。 

  蔡英文如果問問李登輝,應該很清楚,一九九七年“修憲”後,台灣“中央政府”體制傾向雙首長制;一旦“總統”無法取得“國會”多數,即使“修憲”已取消“國會”的“閣揆”同意權,但是“閣揆”若不能得到“國會”多數支持,可說是寸步難行;所有的政策都出不了“總統府”或“行政院”,還算事小;更嚴重的是,屆時在野黨主控的“國會”,握有立法權的優勢,可能和行政部門在政策上較勁,競相釋出利多,施政必然因此割離破碎,不可能有前瞻性規畫。 

  民進黨過去執政八年,深受少數政府之苦。但是他們不願意採取正規的方式,與當時的“國會”多數黨,進行黨對黨協商談判解決;而是一再以籌組“國安”聯盟”之名,事實上卻是對個別國民黨“立委”拉夫、進行招降納叛;其間過程可說是不堪聞問,有直接用錢收買的,有用巨額銀行貸款交換的,或是對“立委”個人企業直接給好處的。這些隔一段時間就爆出的醜聞,不但衝擊政府運作,也重挫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感。 

  這一次的大選,不只要選出“總統”,也會決定“國會”的組成及“中央政府”的型態;每位“總統”候選人都對未來做出包山包海的承諾,但能不能真的落實,關鍵在於未來的“中央政府”型態。蔡英文的問題在於,她不肯誠實面對將來少數政府的可能性,不願效法馬英九宣示,若未能取得“國會”多數,將由在野黨組閣,而是拿出不相干的大聯合政府主張來混淆視聽。 

  這是蔡英文不敢說的少數政府真相,台灣的選民,還要再重蹈一次少數政府的亂局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