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析:ECFA讓利是特例 其它代價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9 00:17:19  


馬政府決定有條件解禁含瘦肉精美國牛肉,引發各方抗爭。
  中評社台北3月9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道)馬政府決定有條件解禁含瘦肉精美國牛肉,引發台灣養豬戶、消費者團體、民進黨等不滿,8日發動數千人北上抗爭在農委會前丟擲豬糞、雞蛋洩忿。擴大開放美牛是政治交易,非單純民生議題,後面綁著馬政府希望促進台美關係、加速TIFA與FTA進程、早日落實免簽證等等。以此反思,台灣除了大陸以惠台為前提的ECFA之外,要與任何國家簽署經貿協定的代價都很高。

  台灣過去10多年來推動與美、日、新加坡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一事無成,一部分是卡在兩岸關係,另外就是涉及台灣的市場開放,其中又以農業最為敏感。台灣是小農經濟,成本甚高,在國際市場毫無競爭力可言;台灣務農人口年齡偏大,轉業或轉型不易,農業又牽涉到選票問題,使得不論藍綠執政,只要碰到開放農產品的問題,都甚為棘手。

  美國要求台灣擴大開放牛肉進口始於民進黨執政,扁政府一度要放,後來又卡住了,台美外交圈人士都不諱言,貿易投資框架協議(TIFA)談談停停,與美牛入台受挫有很大關係。其實,部分台灣了解內情人士對台美即使能簽成TIFA,未來能不能進一步簽FTA都很悲觀。因為農業是美國極為重要產業,農企業在國會、政府有極強遊說能力,台灣若要與美國簽FTA,是否頂得住農業的全面開放,不無疑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