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忠山:電報往來是“胡馬會”前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9 00:42:53  


林忠山認為,馬英九以黨的身份,和胡錦濤互動,是希望變成可以接受的符號,形同是“胡馬會”的前奏。
  中評社台北7月29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針對國共高層互動,台灣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林忠山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馬英九以黨的身份,和胡錦濤互動,是希望變成可以接受的符號,形同是“胡馬會”的前奏。

  林忠山表示,一般情況下,國共兩黨若有什麼接觸,原則多在檯面下,這次馬英九以黨的身份,和胡錦濤進行公開互動,代表要讓這個互動變成習慣性,讓媒體及人民都可接受,以後兩個人會面,就可免除“總統”對“國家主席”的情況,而用“馬主席”會“胡總書記”形式。

  他指出,胡錦濤願不願意和馬英九見面,涉及一個情況,即兩岸領導人都兼政黨領導人。如果兩人都用“政”的身分對話時,可能又進入另一個境界,所以現在以黨的身分接觸,正是運用符號影響百姓的觀點的一種方式。

  他說,馬英九回覆的電文,特別提到“九二共識”,“正視現實”與“擱置爭議”,把這三個合在一起,其實就是告訴對岸“一中各表”,只要大陸接受“九二共識”,那“正視現實”與“擱置爭議”就沒問題。

  他認為,“一中各表”是大陸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說先承認一個中國,獨立因素才能排除,但何時統一,以後才說。台灣的立場,要不要統一?內部雜音太多,必須要整合消化,因此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平。

  林忠山強調,台灣不想戰爭,大陸也不想用武力解放台灣,既然如此,就可進行和平發展願景,最近兩岸及學者專家都在討論和平協議,這是好的開始。兩岸和平協議前,除了經濟文化交流之外,也必須軍事互訪,建立互信,再找國際人士、包括諾貝爾和平獎人士來背書,這樣大陸就知道不能背信,必要時甚至以金門作為非戰區等構想,都可考慮。

  林忠山研判,兩岸若能維持“一中各表”,以後可能會走出“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的模型,因為從整個中國的概念,自西周後,就一直共同採用中國這個名詞,這個地區國中有國,一直是歷史的常態,後來中國一直都用武力來統一,假如兩岸能走出國中有國,又能和平統一的新模式,這將是新的政治經驗。


    相關專題: 馬英九參選國民黨主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