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胡忠信:馬放行達賴,北京必然會列入決策參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03 10:28:28  


  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台灣時事評論員胡忠信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是否允許達賴喇嘛來台訪問,是馬英九在處理莫拉克風災之際面對的兩難。歷經三個禮拜的政治效應,馬英九、劉兆玄民意支持度都驟降到百分之十幾,劉兆玄甚至只剩11%,政權如此脆弱,如風中之殘燭,已禁不起更大波折。當民進黨籍七位縣市長聯名邀訪達賴喇嘛來台,馬英九經過五個小時討論,決定放行。 

  文章說,“扶得東來西又倒”。北京當局面對如此決定,生氣憤怒是必然的。面對藏獨、疆獨,北京當局從不手軟,態度強硬,8月30日的國台辦聲明重申此立場;但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嚴詞反對達賴赴台,重點是批判“台灣民進黨部分勢力”,對馬英九卻只字不提,顯示另有玄機。 

  事態明朗化以後,外界才了解邀訪達賴喇嘛來台者,是高雄市長陳菊,而非民進黨中央,即使其他民進黨籍縣市長也是“掛名邀請”而已;至於陳菊的動機,可能是為了擴大政治基礎,或者為了爭取高雄市長連任,或者為了爭取更高位置。陳菊雖宣稱這是“人道、宗教”議題,但無法掩飾其強烈的政治企圖心。 

  政治意圖無法掩飾 

  文章說,為了防止兩岸關係生變,馬英九必須做出“災後控損”動作:達賴喇嘛來台期間,國民黨“府院五巨頭”不與達賴晤面,以免再度刺激北京當局;達賴來台次日本來將舉辦的大型記者會,臨時喊卡取消,改為赴災區小林村舉行法會;達賴方面也發表聲明,表示此行來台純為“人道、宗教”,無涉政治;主邀的陳菊市長也轉趨低調,不再做過多的延伸性談話,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達賴喇嘛來台,的確是馬英九的“燙手蕃薯”,一年前他曾表示達賴來台“時機不宜”,如今決策體制脆弱,民意支持度大量流失,不得不向陳菊低頭;但馬英九也唯恐兩岸關係生變,失去了“中國牌”的籌碼,於是不斷做出“災後控損”。最關鍵的是北京如何看待此次達賴訪台之行,當然一切等達賴離台再做評估,但馬英九的決定放行,北京必然會列入決策參考。 

  文章說,民進黨有意藉“達賴牌”分化國共兩黨關係,北京並沒有上當,沒有批馬就是一例。但馬英九並不是事事就範於北京,而是在大陸與民進黨之間玩“杠杆遊戲”;民進黨“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能量又豈能低估?日本政黨輪替,自民黨受到“輸到脫褲”的重懲,民主政治受制於民意走向,國民黨、民進黨又豈敢輕忽民意的變化?如果政權都沒了,講什麼“兩岸關係”?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