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傅建中:馬政府問題出在嬰兒“治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2 08:25:54  


馬政府團隊的嬰兒們絕大多數是在溫室裡長大的,養得很漂亮,但經不起風吹雨打,雖然他們看過體驗過外面的世界,可是那種經驗多半限於學院和校園,甚至可說是外國的象牙塔裡。
  中評社台北3月12日電/中國時報駐華府特派員傅建中在該報刊文,點評馬政府。文章內容如下。

  馬英九的民調空前低落,他的政府被批評得幾乎一無是處,我常在想: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最近終於找到答案,問題在於他的團隊是一群嬰兒在治國,我絕非危言聳聽,君不見從馬英九本身起,圍繞在他身邊的重臣,那一個不是西方所說的baby boomer(二戰後大量出生的嬰兒,即所謂嬰兒潮)?這使我想起,三十多年前我首次返台去“新聞局”拜訪葉公超先生(當時葉先生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辦公室在“新聞局”樓下),談話中葉先生提到“行政院”開院會的情形,他說,我們的政府那像什麼政府,根本是Student Government(學生政府,即大學校園裡的學生自治會) 。強人蔣經國領導的政府尚且被葉公超譏為學生政府,如葉先生在世,怎樣看現在的馬政府,倒是個有趣的問題。 

  去年夏天華盛頓郵報有篇文章專談不同的世代,特別是嬰兒潮世代和X、Y世代之間鴻溝搭橋的問題。這篇文章從年齡為不同世代所做的區隔是:嬰兒潮世代指一九四六|一九六四年出生者,X世代是一九六五|一九八○年出生者,Y世代是一九八一|二○○一年出生者。在嬰兒潮世代之上則是傳統世代(traditionalists),出生於一九二二|一九四五年間,這個世代的最年長者已近九十歲,人生即將落幕,不能指望他們為國鞠躬盡瘁,儘管中國有老成謀國之說。 

  從人口結構來說,台灣過半的人口是X、Y世代,而他們和掌權的嬰兒潮世代是格格不入的,有時甚至形同冰炭,要在他們之間搭橋未免緣木求魚。 

  這些不同的世代各有特色,拿嬰兒潮世代說吧,他們經歷過人類登月,性的解放及越戰等大事,其特色是理想色彩濃厚,要與眾不同 (making a difference, 這也是馬英九的座右銘),可也講求政治正確,強調共識,其價值觀有根本性的矛盾。這個世代的美國總統小布什可能是美國史上最壞的總統,他任內發生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侵伊戰爭使美國債台高築,上萬青年白白送命。英國的布萊爾首相跟著小布什亦步亦趨,好不了多少。 

  老布什的股肱之臣像史考克羅將軍,前國務卿貝克(傳統世代)等均對布什身邊的新保守派嬰兒潮軍師們不以為然,曾經苦諫,企圖扭轉乾坤,但他們都是孤臣無力可回天。台灣的傳統世代元老們也是憂心忡忡,都有意助馬政府一臂之力,他們或請纓無路,或不願強出頭,只有相對唏噓扼腕而已。 

  馬政府團隊的嬰兒們絕大多數是在溫室裡長大的,養得很漂亮,但經不起風吹雨打,雖然他們也大多遠渡重洋,看過,體驗過外面的世界,可是那種經驗多半限於學院和校園,甚至可說是外國的象牙塔裡。這讓我憶起上世紀中國大陸文革高潮時,美國記者白修德(Theodore White)製作的一部叫《瘋狂的根源》(The Roots of Madness)記錄片,受訪的美國作家賽珍珠 (Pearl Buck)說,蔣介石身邊有好幾百名美國的博士,但是他們完全與中國的現實脫節,沒法幫蔣解決中國的問題,恐怕馬英九政府的博士們,也有同樣的困境,只是程度的差異而已。我的經驗是連接待訪客之道的小事,都須由息影林下的前朝舊臣耳提面命,才能做到恰如其份。“治國”的大事,期待他們盡符民意,未免陳義過高。 

  我們只好盼望、禱告馬團隊的嬰兒們趕快成長,日益茁壯,最終成為繼往開來,兼能開創的一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