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汪致重:為會連宋,汪老罹癌拒開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4 00:11:45  


汪致重(右)在台北接受中評社記者康子仁專訪。(中評社 攝)
 
  汪致重表示,他父親非常重視這趟台灣行,在出發前好幾個月,連要穿的行頭,包括正式西裝和參加晚宴的燕尾服都已經做好,結果因為李登輝的發言,讓他取消行程,父親覺得相當惋惜。有一回他陪父親散步,聽到父親自言自語“可惜啊!可惜啊!本來是一件好事”,對於無法到台灣訪問,內心始終耿耿於懷。

  汪致重認為,在父親一生當中,能夠在歷史時刻,做出貢獻和作用,是相當的不容易,如今再回顧,父親錯失了一個能讓兩岸人民走在一起的歷史機會,一直到2008年以後,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和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才有機會再度見面,但那時汪道涵和辜振甫兩位老人家都已經不在人世,無緣親眼見著。

  受到李登輝提出的“特殊兩國論”影響,汪道涵終其一生,未曾踏上台灣土地。汪致重強調,父親最遺憾的事情,除了無法到台灣訪問之外,更重要的是,未能於健在的時候,讓兩岸關係繼續推展下去,而當時原本兩岸情勢蠻好的,父親也充滿期待。

  2005年初,辜振甫不幸辭世,汪致重說,在辜老過世之前,父親就已經了解辜老的身體狀況不佳,心情非常難過,也相當關切,擔心辜老能否挺得住。汪致重的太太當時整天陪伴在公公身邊,汪老自己身體不佳,心裡難過和擔心的,就是辜老的病體。

  汪致重透露,當得知辜振甫過世的消息,汪老哀痛逾恆,儘管自己還躺在病床上,親自寫信給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時以及海協會所發的弔唁電函,都是他自己斟字酌句,一字一句自己推敲寫成,兩人之間的深厚情感,外人很難體會。

  “畢竟兩個老人為了民族的事情,做過這麼大的努力,儘管在過程當中會有波折,但仍然充滿希望”,汪致重認為,不管道路是如何曲折,也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認定這是一個民族大業的事情,就應該義無反顧,汪老當時的想法就是這樣,既然歷史讓他承擔這樣的工作,就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做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