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後ECFA時代兩岸新聞交流 范麗青提三建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7 15:41:04  


范麗青說,兩岸自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中國台灣網消息,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27日在“第二屆海峽兩岸新聞與傳媒論壇”上,就後ECFA時代兩岸新聞交流合作提出3點建議:

  第一,要善盡媒體責任,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

  范麗青說,要維護兩岸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繼續為營造兩岸交流合作、協商談判的必要環境而努力;要維護兩岸良性互動局面,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處理兩岸間問題的新聞報道,繼續為營造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良好氛圍而努力;要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交往與相互了解,增進感情,為進一步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實社會基礎而努力;要吸引更多的兩岸同胞積極參與到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行列中來,擴大參與、共享成果,為謀求兩岸同胞的更大福祉而努力。
  第二,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和人民的角度唱旺兩岸交流合作。

  范麗青說,兩岸自恢復制度化協商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兩岸雙方先後簽署了15項協議,達成了2項共識。尤其是ECFA的簽署實施,已經或正在給兩岸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大多數兩岸媒體進行了客觀報道。但不可否認,目前島內存在著唱衰兩岸交流合作、時時刻刻干擾阻撓兩岸交流合作的政治力量。

  范麗青指出,媒體應堅守歷史的真實和主流民意的立場,全面、客觀、真實地報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給兩岸同胞帶來的利益,報道兩岸協商的積極成果及所簽協議給兩岸民眾,特別是台灣基層民眾、中南部民眾、中小企業帶來的好處,報道兩岸同胞共謀福祉、共創雙贏的生動畫面,為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輿論氛圍。

  第三,要加大兩岸媒體交流合作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流交往的深入和ECFA的簽署,兩岸媒體的交流與合作也迎來新的機遇。兩岸媒體人應抓住機遇,積極探索兩岸媒體合作的新領域和新方式,將大陸廣闊的媒體受眾市場、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台灣成熟的媒體運作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互惠互通、互利共贏,做大做強中華民族媒體產業。

  范麗青表示,大陸將繼續支持兩岸媒體探索交流合作新模式,繼續推動兩岸媒體實現互設常駐。大陸方面在各個公開場合呼籲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也希望台灣方面能以更加積極務實的態度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

  第二屆 “海峽兩岸新聞與傳媒論壇”,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海峽導報社於2008年6月共同發起成立的“海峽兩岸新聞與傳播研究交流中心”開展的又一次重要活動。來自海峽兩岸50多家著名高校、媒體高層和專家、近百名新聞人,將圍繞“後ECFA時代下兩岸新聞的交流與合作”這一主題,就海峽兩岸新聞界在新機遇下的交流發展,深入研討,共話機遇與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