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北京宮廷菜館白家大院 清代美食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9-20 00:29:07


圖為白家大院的門口,早早有“格格”們出來等候。(中評社記者郭至君攝)
 
  白家大宅門食府謀劃的宮廷菜源於清宮、帝王禦膳。認真禮節,闊綽莊重,盡顯王者氣宇。官府菜最具代表性的是譚家菜。譚家菜是在清末明初時,由權要譚宗浚父子初創的,迄今已有百餘年史册。官府菜以烹制海味品最為有名。其代表菜是燕翅席,有門客吃了燕翅席後發出過:“人類飲食文雅,到此為一頂峰”的贊嘆。另外,這裡的鹿肉和宮廷小吃也是招牌,特別是各式精致的小吃,模樣小巧,入口即融,口味細膩,什麼豌豆黃、芸豆糕,小窩頭等,讓食客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個又一個,真是飽了眼福又飽了口福。

  白家大宅門食府官府菜用料極度認真,且營養代價豐裕。除古代的官府菜外,還獨創成長了一系列“白家菜”。在菜品製作上認真選料精、下料狠,精工細作。就吊湯一道工藝非兩年半以上的柴雞不消。幹燒四寶雞、白府遼參、濃汁魚翅、紅燒裙邊、金玉猴頭等都是白家大宅門的招牌菜。到白家大宅門食府來領悟清代宮廷飲食文化,是一種尊貴身份的象徵。 

  相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曾在這裡度過童年,因為他的姑母是禮親王妃,這段生活對曹雪芹創作巨著《紅樓夢》有深遠影響。這裡曲徑回廊,湖水澄清,山石聳立,古樹參天,一步一景,宛如仙境。當然,來這裡不僅僅是品美食,還有賞氣氛。在喧囂的都市中,能有這麼一塊“桃花源”,讓人忘記都市的壓力與煩惱,感受深切的清朝皇家文化,也算是一件功德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