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富吉在和記者介紹好的鳳梨(中評社 郭至君攝) |
在台灣,嘉義、台南、高雄、台東、南投、屏東等地都出產鳳梨,但“農益源”的鳳梨只選取屏東隘寮溪流域的,非常特殊,以前完全想象不到這種地也可以種鳳梨。早期時,這片土地完全不好開墾,一天種不到50顆,但是因為鳳梨怕水,隘寮溪流域又以石頭地為主,即使下雨水分也不易保存,因此提供了鳳梨喜好的乾燥環境,再加上不用生長激素,才造就了全台灣最好的鳳梨,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林富吉說,“雖然農益源最晚走出去,但還能走出一條路,靠得就是這種與眾不同。”
不過在大陸,很多人對於鳳梨的印象都是“哎?這不就是菠蘿嗎?”。於此,林富吉特意對中評社記者解釋道,鳳梨和菠蘿不是同一品種,菠蘿品種比較古老,纖維較粗,另外兩岸的用語也不一樣。“還有,大陸消費者都存在一種觀念,即吃菠蘿會上火、便秘,但台灣鳳梨完全沒有這種說法,反而會幫助消化,主要就是因為耕作的方法和環境條件不一樣。”
“農益源”至今運營一年,去年第一次外銷鳳梨到大陸就賣到了上海百貨公司的超級市場,今年還會增加,但現在的困境是一般的通路已經被做了七、八年的商家佔光,農益源的鳳梨難於介紹給大陸眾多的消費者,”林富吉表示,“我不甘心,希望台灣最好的鳳梨能夠讓大陸更多普通消費者享用。”
林富吉也說,台灣農產品的技術是比較高的,大陸消費者對於台灣熱帶水果的印象是非常好的,這對兩岸關係的文化上甚至是政治上的提升非常得正面。而且,國台辦張志軍主任去福建平潭參加兩岸農漁業交流會時提到,兩岸農漁業的交流應該去除增值稅,這個表態是非常正確的,這對農民和整個貿易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