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中美雙方代表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的比較理性的講話,我們也發現,儘管會前美方連續就南海問題姿態強硬,但在會場上對中國的批評並不像外界預期的那樣激烈,這次中美代表的言辭交鋒甚至還沒有去年尖銳。這就証明,中美雙方對互相的容忍度已經有了很大提升,遇到衝突時,雙方不會完全掐斷理智的弦,反而愈加心平氣和地從大格局考慮,先闡述清楚自身的觀點,再做出合適的應對。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顧問高木誠一郎對中評社表示,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主旨演講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適中度,相比上個月他在夏威夷的演講,卡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為南海局勢降溫,勸說中國改變立場。高木誠一郎說道,很多硬話只是沒放在這個場合說,或許是考慮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事實上,中美關係的包涵面極其廣博,不僅僅是南海。讓中美關係在南海問題上“觸礁”,絕對不可能是兩國領導人的願望。
中美所處地緣不同,兩國的價值觀以及人民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都不同,中方常常是先宏觀再微觀,而美方往往更關心細節,更加注重有問必答。加上戰略意圖的迥異,美國會對中國的意圖有所懷疑,中國也會對美國的動作有所看法。這個時候,發出自己的聲音就成了必要,讓對方聽進去、聽明白,也成了減少衝突的最有利方法。
在這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美國雙方代表都不懼衝突,直面問題糾紛,道出了自身所想,清晰準確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大聲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也讓對方了解了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對中美關係得發展起到了積極正面的作用,是很成功的一次坦誠的交流。
中美之間,不怕吵吵鬧鬧,就怕幾句話不合,動起手來。兩個國家的體量太大,稍有衝突,天下為之震動,對此,中美智庫不可不察。兩國的智者之間,絕對不能為立場叫陣,而是要為解決問題出謀劃策,這才是上上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