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中東和平的出路”小組討論現場。右一為戚振宏。(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前中國駐巴林王國特命全權大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戚振宏在日前召開的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上暢談了他對實現中東和平的現實途徑的看法。他表示,解決中東的持久和平,根本之道還是要處理好發展改革和穩定的關係,發展是化解中東困境的根本出路,發展是硬道理。
“中東向何處去?這一屢屢被提及的中東之問背後是尚未解決的中東之困。”關於中東之困,戚振宏表示,首先是安全困境。冷戰結束之後中東仍然沒有擺脫戰爭與衝突。從伊拉克戰爭,到敘利亞亂局,再到也門內戰,大國零和博弈仍在進行,實質是互信嚴重缺失。由此產生兩大真空:地緣真空讓“伊斯蘭國”趁亂突起,信任真空則推“伊核協議”走向危機;前者已被多國聯合打恐暫時剿滅,後者則還在考驗國際合作的定力和韌性。
其次是發展困境。戚振宏認為,中東各國仍在苦苦探尋屬於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一方面,亟待減輕能源依賴,實現充分就業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渴望煥發伊斯蘭古老文明的勃勃生機,取得世俗與宗教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穩定平衡。
最後是治理困境。他表示,中東的朝野矛盾、教派衝突、教俗紛爭,仍然難以禁絕,甚至是愈演愈烈。在現代化民主國家的構建中,形成層層阻遏,分散了國家治理的權力,消耗了良治和善治的精力。如今這些老問題又在新科技浪潮下變換出新的形勢,提出了新的挑戰,進一步加大了各國的有效治理難度。
戚振宏談道,有人說當前中東最大的特征是“亂”,層層困境叠加,新舊矛盾交織,和平如“水中月,鏡中花”,可望不可得;也有人說中東變得更加破碎,地區層面的碎片化問題向各國內部深度發展,所以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主線灰暗不明,難以把握。
對此,戚振宏認為找准中東困境的時空坐標,以歷史為鏡明鑒當前亂局,用全球視野審視地區問題,可以啟迪未來道路。從歷史的縱軸觀察,今日中東各類矛盾呈四期叠加之勢。一戰後的100年,“賽克斯—皮科協定”及其殖民遺產,雖有消磨但仍在攪亂黎凡特地區形勢;二戰結束已70餘年,巴以衝突未見解決,還面臨日漸邊緣的新危險;2011年至今,中東大編劇已延宕7年,西方的民主簡單的移植水土不服留下了一系列的後遺症。黑天鵝與灰犀牛層出不窮,為地區的發展與穩定前景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從國家關係的橫軸眺望,中東權力結構難以達成穩定平衡,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客觀上人緣與地緣是中東困境的主要背景,石油美元體系與世界島“心臟地帶”的扼要位置,注定中東廣受各方關注,吸引大國的博弈;主觀上這一定是多元宗教與民族的共同地帶,是不同文明板塊的碰撞地區,歷史積怨與利益爭奪容易形成衝突寬容和互諒仍需不斷磨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