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韓專家語中評:美將用不同方式施壓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0-12-14 00:14:48


 
  金顯彧說,現在美國國內77%的輿論顯示,對中國持有反感,而美國議會也是一樣,不分共和黨民主黨,針對中國都陸續制定出了強硬的法案,而拜登也是政治人士,不可能無視國內的這種氛圍。所以,對中的強硬政策還將繼續。不同的是,如果特朗普是全方位的攻擊,那麼拜登將是部分打壓。例如,在互聯網竊取、知識產權、5G等技術領域,這些都是關乎美國切身利益的部分,所以對中政策將會非常強硬。在國際性問題,比如氣候變化或是核非擴散上,美國會說服中國,如果不行則會打壓中國。也就是說,美國在需要中國協助的部分會壓迫中國,在與中國競爭的領域會更加壓迫中國。

  至於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協商,金顯彧表示,拜登認為特朗普的無核化協商已經失敗,所以能夠與朝鮮引出協議的唯一機會便是美國與韓國擁有相同的藍圖共同行動,所以在對朝以及南北關係問題上,接受韓國政府的意見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所以,韓國應該做好準備,應對拜登的對朝軍費控制協商。

  有關無核化協商,存在著很多具體的可能性,拜登相比奧巴馬的戰略忍耐和差別化,會提示控制軍費這一現實方案。他會持續堅持對朝制裁,但對於無核化協商,會採取朝鮮要求的,階段性、同時性的柔韌政策。以基於上升式原則的協商,通過實務團隊對於無核化的最終目標,以及路線達成協議。對於這一部分,朝鮮是否能夠接受是重要的要點(focal point)。雖然在河內會議上也有提及如果採取“寧邊+追加措施”,聯合或將會階段性地減緩制裁,但最終美朝沒有在這一路線上達成協議。美國仍難希望通過階段性地會議中申報和驗證,而朝鮮是否能夠接受這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軍費的協商是針對朝鮮無核化而犧牲韓美同盟的一項舉措,其最終目標很可能作為實現無核化的代價而選擇階段性過程(也有可能停留在‘small deal’上)。如果沒有整體的一個路線或藍圖而按照階段性接近法來實施無核化,有可能會默認朝鮮的核保有國地位,而這也有可能在核不擴散條約(NPT)裡作為一個不好的例子而存在。

  如前所述,在路線以及事務協商的問題上沒有取得進展,導致對話的局面破壞的話,也就意味著美國會選擇重回奧巴馬執政時期的戰略忍耐階段。拜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有可能會加強對朝制裁,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麼包括對中國的次級制裁在內,美國會同時向朝鮮、中國施壓。

  (後方支援記者:郭至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