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日兩國需還原真實的交流溝通,看到“等身大”的彼此。
近幾年來,我們發現兩國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的爭執增多,一些涉及服飾、節日、文化方面的互不理解很容易在極端民粹主義的推手下泛政治化,極大地影響著兩國關係和國民對彼此國家的觀感,甚至導致年輕一代在談到對方國家時存在刻板負面印象。根據日本言論NPO最新的調查,約有七成日本民眾不知今年是中日建交50周年,對中日關係感到滿意的日本民眾僅有6.1%。這個不理想的數字反映了很多問題,也引發提倡促進中日正向交流的人們的思考。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目前的中日交流並沒有完全還原真實,導致雙方看到的彼此都不是“等身大”的,有非常多的誤解誤會。
我們認為,輿論的宣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兩國政府、主流媒體應該在人文交流宣傳方面更加理性務實,不誇大、不扭曲、不做極端民粹主義的推手,兩國有能力引導影響輿論的人士應該自覺站在更高格局,消除隔閡,促進友誼。當然,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做很多努力,比如加強公共外交,比如增加和日本青少年、學生、各類團體、地方政府的交流,讓更多日本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去瞭解真實的中國。人文交流是滴水穿石的慢功夫,但我們始終相信長年累月的堅持終將取得更多積極效果。
五十年前,中日兩國的領導人不畏艱難,充滿智慧地推動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五十年後,中國和日本作為一衣帶水國家,不應只是“鬥而不破”的關係。我們深知當前中日關係正面臨歷史的考驗,但我們確信,新時代中日關係的提振不僅對兩個國家好,對地區也好,對世界更好。因此我們需要智慧、魄力和膽識,以史為鑒,溫故知新,在中日邦交天命之年,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找到更多發展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