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郭振家答中評:二十大報告對台有善意有定力
http://www.CRNTT.com   2022-10-22 00:57:30


 
  郭振家表示,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點其實是出現在習總書記論述“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提到的:“面對‘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台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鬥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台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這一點很容易讓他想到今年8月2日佩洛西竄訪台灣之後,8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六塊區域的圍島軍事演訓。可以說,圍島軍事演訓達到了預期的軍事和政治效果,台灣島內挑釁中國大陸的輿情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美國里根號航母一直不敢到演訓區域也說明了美國軍事力量也有其薄弱環節,這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兩岸支持統一的民眾對於中國“最終完全統一”的信心。過往歷史告訴我們,國際鬥爭沒有輕輕鬆鬆的“請客吃飯”,兩岸統一的實現也不能寄希望於所謂的大國善意。目前的國際社會在西方主導下仍然呈現叢林法則、爾虞我詐和弱肉強食,中國能夠在過去二十年中不斷取得“反獨促統”的勝利,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政府的勇於鬥爭、善於鬥爭。

  習總書記特別提及“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對此,郭振家分析,首先這句話是中國政府的莊重宣言,即中國政府和人民有能力解決好台灣問題,也有能力來應對一切外來干涉。其次,這部分內容是說給國際社會聽的。我們知道有一些國際力量盼中國越來越好,比如前一段時間馬斯克“台灣設置為特別行特區”的表態,就得到了中國駐美國大使秦剛的轉發和感謝;但是也有一些國際力量企圖在兩岸之間攪局,比如美國對台不斷軍售,表面上是說幫助台灣有捍衛自身的力量,但其實是希望借助於台海衝突來消耗中國大陸的國力。所以這樣的國際干涉越多,對於兩岸統一就越不利,當然會遭致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嚴正反對。第三,這樣的內容也是說給島內民眾聽的。如果島內一些人士把台灣的前途命運完全寄希望於島外勢力的干涉,這等同於拒絕了兩岸和談的路徑,也就逐漸接近《反分裂國家法》的要件啟動了;反之,如果兩岸能夠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上坐下來談,不論談判多少輪,最終一定會消弭分歧、達成共識,這才符合台灣地區以及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相較五年前,習總書記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了“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此,郭振家表示,總書記之所以提到“保留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是因為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一些國際勢力希望在台海局勢中渾水摸魚,甚至不惜鼓動兩岸走向衝突和動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