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編譯:韓美同盟挑戰與機遇並存
http://www.CRNTT.com   2023-07-29 00:48:12


 
  趨同於降低中國風險

  Kuyoun Chung提到,隨著尹總統政府強調“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的重要性,韓國對中國的態度正在逐漸與美國靠攏。在文在寅政府時期,中國被視為經濟合作的重要夥伴,也是維持南北對話的推動者。文在寅政府認為,南北關係的改善有助於朝美關係的和解,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的外交作用得到了高度評價。但是,尹總統現政府似乎認為,中國在韓半島問題上的首要任務是維持與美國的平衡,而不是支持韓美無核化,因此中國在制裁和鼓勵對話方面的表現是徒勞的。韓國是否會更緊密地與美國聯手對抗中國,似乎取決於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的選擇。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韓國將採取明確的平衡或對抗中國。中國仍然是韓國最大的交易夥伴,也是解決朝鮮問題的主要參與者之一。這體現在韓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中,強調包容性,不排斥任何願意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的地區國家。雖然尹政府同意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對地區和全球和平以及對韓國很重要,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韓國的對華政策可以包括硬平衡的組成部分。相反,它只是表明了韓國的擔憂,即台灣海峽兩岸的任何危機升級都無法在不給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造成附帶損害的情況下得到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可能希望降低與中國的風險,而不是與中國脫鉤,這將在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雖然拜登政府最初對平衡中國採取了強硬立場,特別是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和相關供應鏈等先進技術方面,但拜登最近在七國集團峰會上提到,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是去風險,而不是脫鉤。這一聲明受到了包括韓國在內的中等大國的歡迎,這些國家無法輕易地將其製造能力轉移到中國,也無法重組嚴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儘管如此,韓國希望與美國和地區夥伴合作,阻止中國利用經濟脅迫迫使地區國家做出政治讓步,例如通過協調出口管制或反脅迫手段,如2023年七國集團峰會期間討論的那樣。

  儘管如此,台灣和南中國海衝突的潛在風險不能置之不理。考慮到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海洋性質,韓美合作的重點可能是提供發展援助,加強海上信任,例如港口訪問以及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之間的人員交流,在軍艦間建立熱線等。在作戰層面,韓國正在逐步擴大資訊共用和聯合演習的範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