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後合影(中評社 崔銀珍攝) |
中評社記者:中國也有一種聲音擔心,韓國、美國、日本關係拉近之後,有可能會在東北亞地區形成所謂的“亞太小北約”,想請教一下您對這個概念或者是可能性怎麼看?
朴炳光:我覺得可能性不大。北約是在條約的基礎上成立的集體同盟關係。我剛才已經說了,韓國和日本不會簽署同盟條約,所以北約跟韓美日三邊的安全合作不一樣。還有,北約是冷戰時期造成的產物,但現在不是冷戰時期,而且三邊國家的目標也不完全一致。
中評社記者:中國不想看到美日韓VS中朝俄“三邊對三邊”的陣營化對抗,但現在是不是正在形成這樣的陣營化對抗?
朴炳光:我個人的判斷是美中關係已經進入了霸權競爭的局面還有新冷戰時代。那麼,新冷戰時代的特點是什麼?第一,相互之間把對方看作敵人;第二,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以意識形態來對抗,而現在美國是強調價值、市場經濟、人權、自由民主並把中國視為一種權威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也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第三,陣營化。冷戰時期的美國以北約為中心,俄羅斯也有華約,就是共產主義政令和自由主義政令之間的對立,現在美國印太戰略以及其他一些政策都是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國家主導的陣營化;而中國也有“一帶一路”倡議,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組織,所以現在其實跟冷戰時期差不多。第四個特點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沒有經濟上的依靠,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很多,經濟方面相互依存,不過這個現象也開始變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供應鏈的變化,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似乎正在發生割裂,所以現在已經進入了新冷戰時期。
不過,冷戰時期和現在的新冷戰時期也有不同的地方。現在全球經濟融合,對韓國來說最大的貿易夥伴就是中國。所以雖然陣營化,不過韓國不能單純的一邊倒向美國,這是冷戰時期和新冷戰時期的一種巨大差異。
中評社記者:其實中國不希望看到這種陣營化的對抗,但是現在不可避免的是,這已經開始了而且還會加深,那麼您是否擔憂目前地區的軍事衝突或者核武器競賽的可能性會急劇擴大?
朴炳光:我個人的看法不是悲觀的。因為雖然美國和中國對立越來越激烈,不過雙方都是太大的強國,他們雙方之間不會發生全面性的武裝衝突,不過也不能否定發生局部性的武裝衝突的可能,最危險的地方是台海、韓半島等,不過我覺得直接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倒不大,雙方都知道一旦發生了軍事衝突,對雙方的損害太大,犧牲也太大,所以他們盡量想避免武裝衝突。不過如果台灣宣布獨立,台海方面將來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不能否定,所以美國也希望保持現狀,在公開的場合不強調、不支持台灣獨立。
對於在東亞地區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我為什麼不太悲觀?第一,最近的國際形勢和東亞地區緊張局勢的最大的重要背景是烏克蘭戰爭。烏克蘭戰爭是在西方發生的,影響到東亞地區,不過關鍵是在西方,所以我覺得烏克蘭戰爭發生和東亞地區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還是有限的。第二,東亞地區已經經歷過很大的戰爭,所以不會輕易決定打仗。還有關鍵是中國,因為北約擴張,俄羅斯感到威脅,所以爆發烏克蘭戰爭,那麼東亞地區感到威脅感的國家是中國,所以關鍵是中國的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