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編譯:美方對於當前美日同盟的評估概述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37:56


 
  同盟關係發生了哪些變化?

  20世紀後半葉,日本開始在雙邊關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1992年,海灣戰爭爆發一年後,日本政府通過了一項新法律,首次規定了自衛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條件。第二年,第一支自衛隊被派往柬埔寨。

  本世紀初是美日加強防衛合作的時期。2001年11月,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政府向印度洋派遣了海上自衛隊,為美軍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提供後勤支援,這是日本在作戰行動中的首次海外軍事行動。2003年,日本派兵援助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2015年,在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下,日本對憲法進行了歷史性的重新解釋,首次允許軍隊在有限的情況下保衛盟國。這一變化有助於為美國和日本再次修訂防衛方針鋪平道路,擴大了兩國軍事合作的範圍,並使聯盟重點關注當前的威脅和新技術。

  安倍的繼任者菅義偉和岸田文雄也是自民黨成員,他們大多贊同安倍的外交政策觀點,認為中國日益強大“令人嚴重關切”,並支持增加國防開支和加強與美國的安全合作。華盛頓和東京在開發彈道導彈技術方面進行了密切合作,目前正在合作提高太空、網絡和海洋感知能力;深化科技合作,重點關注無人系統和人工智能的防務應用;在許可、開發和生產導彈以及在日本建造和維修美國海軍艦艇和飛機方面進行合作。

  烏克蘭戰爭是日本戰略前景和外交政策的另一個轉折點。2023年初,岸田訪問基輔,成為戰後首位進入戰區的日本領導人。2024年4月,岸田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警告說,“今天的烏克蘭可能就是明天的東亞”。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日本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100多億美元的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在戰爭初期,日本還向烏克蘭士兵提供了無人機、防彈背心和冬季作戰服等非致命性軍用車輛和裝備。分析人士認為,鑒於日本歷來對國防裝備出口實行嚴格管制,這一承諾代表著日本在軍事方面的重大升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