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現場:中韓學者縱論兩國關係與半島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6-18 00:17:37


研討會現場(中評社 崔銀珍攝)
 
  韓國國防研究院主任研究委員趙南熏說,韓國在走向全球中樞國家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實際利益和國際規則等基本價值,這裡的價值不是意識形態上的價值,而是對人類自由和人權的國際規範的價值。中國在遏制新冷戰的到來方面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在這一地區,作為擁有核武器的大國,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負責任的作用。有必要以遵守國際規範和搞活小多邊合作的努力為基礎,在遏制區域內新冷戰的到來方面進行共同合作。

  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統一戰略中心主任文聖默說,韓中關係在建交後得到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求同存異。現在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再加換位思考。即,要相互考慮對方的立場。為了探索韓中之間的戰略合作,首先需要雙方進行順暢的溝通;其次,中國要正確理解阻礙韓中關係發展的巨大障礙——安保威脅;第三,需要通過雙邊多種形式的溝通恢復信任。他認為此次韓中日會談也是反映這種意志的結果,韓中關係將能夠充分取得進展。

  韓國國會立法調查處立法調查官金度希表示,與過去不同,美中兩國都沒有像美蘇一樣的絕對權力,屬於各陣營的國家凝聚力並不高。從周邊國家的立場來看,這反而可以看作是獲得最大國家利益和信賴的外交空間。擴大陣營化格局和本國優先主義,另一個表現為多邊主義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小多邊主義和multi-alliance。除了同盟和安保方面之外,從氣候變化等“韓中日+蒙古"的沙塵暴減排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小多者合作活性化來看,韓中之間也有充分的合作空間。除了政府間溝通之外,還有國會層面的外交團體,目前共有109名議員參與,即使政府間關係出現好壞曲折,議會或1.5軌等多個層面的外交溝通也要不斷維持,這一點非常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