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故宮收藏的《富春山居圖》長度639.9公分,寬度33公分。(中評社 康子仁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在14日“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提及分藏海峽兩岸的中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吸引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溫家寶總理在回答台灣記者提問時說:“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台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館,一半放在台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這幅畫,一半在台北一半在杭州,生生分離,已經60餘年。回頭看,這幅畫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離奇。
1.黃公望其人
留在人世的畫作僅7幅
78歲才畫《富春山居圖》
我們知道的黃公望,是一老翁,仿佛他一出生就老了。其實黃公望初到浙江時,不過是個小小童子。他本是江蘇常熟人,叫陸堅。南宋末年,在北方蒙古鐵騎南侵的隆隆聲中,陸堅來到溫州過繼給黃家。黃家老翁已經90多歲了,見向他走來的小男孩聰明伶俐,喜出望外。說:“黃公望子久矣。”於是,陸堅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張伯雨比黃公望小14歲,是杭州本地人,有名的才子,初入京時,人人驚異他風采凝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