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媒:中國製造業缺乏創新 印將取代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14:52:58  


  中評社香港7月3日電/美國競爭力委員會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在6月24日聯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今後5年,中印將穩居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國際在線報道,一時間,一向緊盯中國經濟發展問題的部分印度媒體,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到中印製造業前景的話題上來。

  《新印度時報》刊登文章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加工工業為基礎的,缺乏獨立創新的技術和能力。為了使得自己的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力,中國政府長期採取了人為壓低人民幣幣值的做法。然而這種做法最終無法持久,當中國終於不得不按照市場供需來決定人民幣比值的時候,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就蕩然無存了。這位分析人士滿有信心地認為,中國經濟一定會隨著人民幣幣值的升高而逐漸失去競爭力,而印度經濟將因為依據內需拉動增長的優勢,逐漸取代中國經濟的地位,最終超過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

  此外,印度《經濟時報》6月24日也報道說,根據一項名為“2010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排名”的調查結果顯示,5年後印度的經濟競爭力即可趕上中國。印度未來5年的高增長率將會有更強的基礎支撐,研發實力被視為21世紀創新型製造業的核心因素,在工程、軟件和技術整合方面的能力也很強。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首先發起了經濟改革,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並因此而在所有轉型國家中獲得了先發優勢。印度作為長期偏向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直到1991年才開始經濟改革。因此,長期以來在國際投資、市場和吸引人才等各個領域,印度一直感覺到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經濟學界如此重視對中國的研究的重要原因。

  然而,有一個事實卻被印度經濟學界有意無意地忽略,那就是印度經濟不但在結構上與中國經濟有著巨大差異,規模與絕對值也比中國經濟小得多。近年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出於戰略需要,一直在有意扶植印度,西方媒體也大唱印度的贊歌。同樣的事情上,西方對中印兩國實行雙重標準。例如印度盧比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一直實行緊盯美元的政策,但沒有人對此發出異議,卻把矛頭指向中國的人民幣。

  隨著中國經濟潛力的進一步釋放,現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開始把尋找下一個加工業基地的目光投向了印度。由於中國製造業成本的上漲,印度有望成為國際跨國公司的替代投資地。但是,印度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脆弱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不僅表現為道路、電力等硬件的缺乏,也表現在政府辦事效率的低下。此外,印度經濟的規模只有中國的1/4。實際上,印度迄今仍沒有經歷過成為國際製造業中心這樣一個經濟發展階段,印度在通往國際製造業大國的道路上,必將經歷中國曾經經歷過的同樣的風險。

  此外,印度實行西方的自由政治體制,黨派林立、工會組織眾多,這樣的體制一方面在保障勞工權益方面能發揮一定作用,但也是投資者和跨國公司最希望躲避的對象。經濟發展最需要的不一定是低工資的勞工隊伍,而是一個穩定適宜的環境。印度在這方面的記錄常常受到詬病。例如上個月的印度航空業大罷工,數百架國內、國際航班受到影響。除了罷工罷市等經常發生的事情,其他領域的社會動蕩也對印度成為一個穩定的製造業大國的前景提出了質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