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太格局正面臨轉型 引發中美新一輪博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9 11:39:52  


9月8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和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9日電/昨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結束了對華訪問。在訪華期間,中國領導人先後會見了兩位高官,並就中美關係等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討論。

  而就在前一段時期,中美之間在西太平洋海域頻頻發生碰撞、摩擦。冷靜下來進行觀察,就可以看出,中美之間出現的摩擦,其性質是在亞太戰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權力轉移趨勢日益明顯、舊的戰略平衡已難以為繼、新的平衡又未建立形勢下的兩國間一場戰略博弈。

  解放日報報道,毫無疑問,當前美國仍是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無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力量、科技水平、文化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美國受金融危機沉重打擊,國力相對衰落,在亞太地區影響下降,霸權地位動搖,這也是事實。現在回過頭來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天安”號事件發生前,美國在亞太地區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戰略困境。美在日本駐軍基地搬遷受到日民眾的抵制,到處碰壁。韓國也不歡迎美軍長駐,已與美國達成兩年後全部撤走美軍的協議。日本前鳩山內閣提議建立不包括美國的東亞共同體、中日韓與東盟對話機制的加強和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也使美國產生被排斥在東亞這個蓬勃發展的經濟圈之外的危機感。而中國在金融危機風暴襲擊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對東亞各國經濟復甦、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提高,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也顯著加強。例如中國與韓國的貿易早已超過1000億美元。日本經濟走出困境,相當程度上也依賴於與中國的貿易。據報道,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僅今年上半年同比就增加了55%,其對東盟經濟復甦的拉動作用可想而知。中國正在代替美國成為拉動東亞經濟的主要外部因素,這更使美國覺得自己的霸權地位受到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