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晚:台灣沒有本錢鬧南北對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5 15:00:14  


  中評社台北7月5日電/台灣有沒有南北差距?光看陳幸妤攜子遷往高雄一事即可知,差距之大不僅是客觀條件的比較,還存在於社會心理和文化狀態。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吳淑珍、陳致中夫婦,早已遷居高雄。如今陳幸妤在出境不成下,亦遷居高雄。顯然高雄的氛圍,給了他們一家相當的“安全感”。這究竟是台北的媒體過於緊迫盯人所致,抑或是,台北的政治氣候令扁家人覺得無法安居呢?如果的確因為南部氣氛對綠營較親和,而使得牽扯弊案的陳水扁家人能感受在北部得不到的溫暖,則這種南北對比實在充滿諷刺意義,也值得反省。

  諷刺之一是,北部人有偏見嗎?最近的趙翊安入學風波,牽連到無辜孩子,的確令人不安。台北人是否具有精英心態,本來就是本土文化研究的題材之一。但南北差異的另一諷刺面向是,南部人也有某種執著於人情的偏見嗎?給扁家“送暖”這件事,在目前的司法審判程序中,令有些人擔心,司法案件可能在南北迥異的政治氛圍下,得到不同的“解讀”,則社會正義觀永遠處於拔河狀態而難以釐清。

  社論認為,台灣的藍綠對立,影響到社會氣氛,本來就很不正常。如果再因此推波助瀾地域上的南北區隔,絕對不是好現象。唯其如此,我們希望,從政策和各種社會機制上,儘量減緩這種差異和對立。舉例而言,政府在政策作為上,應儘量扭轉向來“重北輕南”的印象。另一方面,從公民社會到司法體制,都更要戰戰兢兢謹守程序正義原則,不要落人口實,更不要煽動社會情緒對立,以避免圖利政客藉南北差異而進行政治角力。

  最近爭議的縣市升格議題,也應該納入南北平衡發展的考量。馬政府放棄“三都十五縣”的政見,有人質疑,整體“國土”規劃的構想好像棄之無用了。事實上,升格成定案之後,更應好好規劃區域發展的各自特色和重點,鼓勵各自爭妍,使區域平衡發展不是空言。小小台灣,沒有再鬧南北對立的本錢,從政府到民間都應為社會均衡發展及和諧氣氛盡點力。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