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民進黨如何爭取群眾支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7 16:17:43  


  中評社台北12月17日電/江陳會下周即將登場,由於民進黨擬發動群眾抗爭,令人擔心又有大規模衝突爆發的可能。其實,此時民進黨應思考,如何以中間路線爭取群眾支持。

  月初進行的縣市長選舉,經過半個月的觀察解讀,各方意見基本同意:國民黨遭到挫敗,民進黨則展現了復元的生氣。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兩黨如此的民意支持消長呢?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各方分析,除了馬政府的政績不夠理想之外,另一因素就是身繫囹圄的陳水扁無法再動員基本教義派綁架民進黨。也因此,輿論建議,民進黨應該正確解讀選民發出的訊息。選民要的,是能夠監督制衡國民黨的力量,而並不是肯定民進黨的激進台獨路線。這次選舉的主題屬地方政務,不必特別炒作統獨議題,民進黨正可思考如何重新贏得社會信任。而且接下來明年兩個政黨再次決戰的焦點,是“五都大選”。換句話說,民進黨能否持續成長,端賴此時對於都會居民的說服力。都會居民的中產階級性格更強烈,對於經濟議題的敏感度更高,也就對激進的意識形態立場接受度更低。

  從這樣具體且現實的條件上看,民進黨應該更小心、更有智慧地處理即將登場的第四次江陳會。民進黨有權利、也有責任表達不同的政策主張,然而,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才是最有效的呢?

  社論認為,動員群眾騷擾包圍,只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不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從民進黨本身的政治利益上看,動員群眾必須承擔極高的失控風險,就算民進黨事前事後劃清界線,說失控舉措是“個人行為”,畢竟還是直接影響黨的社會形象。而且這種動員還會讓基本教義派再度在黨內抬頭,重創民進黨對於主流民意的說服力,傷害明年“五都大選”的佈局。

  蔡英文主席難道不能有更高的智慧,用更負責任的態度,創造讓江陳會的議題可以理性溝通的機會?提出更明確的政策對岸,與國民黨乃至中共辯論兩岸經濟的未來,如此來贏得知識份子與中產階級的尊重信任,不是對於黨的發展更有利的路線嗎?何必非發動群眾不可?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