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談ECFA 史亞平:漏氣不會死 沒氣才會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8 16:33:19  


  中評社台北1月18日電/台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代表史亞平近日表示,兩岸經貿已經到了“不能沒有你”的程度,民間卻對ECFA有諸多質疑,反觀新加坡拚全力與經貿夥伴簽FTA,新加坡的急切或許值得民眾思考。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議題在台灣尚須更多民意支持,但國情與台灣相似的新加坡,卻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FTA)視為首要任務,甚至趕在今年東協加一生效前,2008年10月就急著先簽署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 (CSFTA),新加坡在急什麼呢?

  史亞平近日在返台出席“外交部”東亞會報後,接受中央社專訪,分析新加坡為何這麼積極簽署貿易協定。

  首先,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資料,新加坡從2002年1月與日本簽署日本-新加坡新世紀經濟夥伴合作協定(JSEPA)開始,目前已簽署20個FTA,有15個已生效。

  史亞平說,新加坡走的那麼快,就是因為新加坡是個很務實的國家,知道小國要生存就要融入國際,而且貿易協定一定要搶得先機,愈早簽署,就可以享有比別國更早一步的優惠,一切都有很精準的計算。

  史亞平說,新加坡重視國際的程度,從一打開報紙、電視,幾乎都是國際新聞就可以看出,為何一般民眾對國際局勢可以有較深刻的認識,進而清楚國家在國際上面對哪些競爭。

  而新加坡簽這麼多FTA,難道產業一點傷害都沒有嗎?史亞平說,當然也會有,但再深入觀察後就會發現,新加坡是個不怕競爭的國家,寧願全球開放競爭,對處於劣勢的本土產業,新加坡不採取保護措施,而是要求跟得上、提升競爭力,因為新加坡的名言是“漏氣不會死,沒氣才真的會死”。

  她舉例說,當年新加坡在發展樟宜機場時出現一個政策辯論,究竟是要開放機場給全球航空當作航運中心,還是對新航要有特別保護,結果新加坡政府決定OPEN SKY,政府只告訴新航自己要努力賺錢,這也是為何新加坡公營事業很有競爭力。

  再看看新加坡為了FTA所特別設立的網站,開宗明義就寫說,自由貿易協定是新加坡連結主要經濟體及新興市場的高速公路 (FTAs are superhighways thatconnect Singapore to major economies and newmarkets.)。

  史亞平說,新加坡政府不怕競爭,對弱勢產業是協助讓它們變強,而不是關起門來保護,這樣的理性思考空間,值得台灣參考。

  再回過頭談ECFA,史亞平認為,台灣出口有4成是到中國大陸,兩者的經貿關係,套用現在很流行的電影“不能沒有你”,是很適切的形容;當別的國家一直在進行區域經濟整合,台灣被排除在外,正面的經濟效益將會愈來愈小。

  她表示,新加坡各界認為,目前沒有國家可以放棄中國市場,台灣有語言、文化、產業這麼多的優勢,若不好好利用而放棄,真的會替台灣覺得很可惜。

  史亞平認為,新加坡深知提升競爭力,最好方式就是盡早走向開放,勇於面對國際競爭,及早把弱勢轉為強勢,才是生存之道;因此積極與各國簽貿易協定,人民也會知道為讓國家長遠發展,要去接受短期衝擊,並積極補強自己實力,若因噎廢食,最後大家反而可能都“沒氣”了。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