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加強溝通 減少不必要誤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4 12:18:17  


趙建民:兩岸關係改善也使台灣國際空間獲得改善。(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4月4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正當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進行之際,“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的一番談話,激起許多大陸學者的質疑,甚至要求“台灣方面應有人出面說清楚”,由於茲事體大,自有必要澄清。 

  社評說,趙建民日前作“當前政府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專題演講時指出,“大陸對台灣永遠是威脅”、“台灣與美國關係要優於兩岸關係”,並提及“要讓大陸永遠只能想著經濟”,鑑於這些說法跟政府過去的立場頗有差異,趙建民又具有官方的身分,因此立即引起爭論。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謝郁認為,“這些表述有相當的部分是令人訝異”、“對兩岸關係來說是非常負面”;北京聯合大學台研院教授徐博東更質疑,這對兩岸協商談判、簽署ECFA是非常負面的,而且是毀互信、拆牆腳的說法。福建社科院台研所吳能遠所長也指出,如果趙建民的說法代表台灣當局現行的政策理念,那麼就不能不讓人對兩岸關係發展感到憂慮。 

  趙建民隨後表示,媒體轉述他的講法並不完全正確,他的真義是現在大陸經濟實力強大,國際影響力和軍力也相對強大,因此他認為兩岸還是有某種程度的風險,但兩岸關係改善也使台灣的國際空間獲得改善,他的意思並不是在否定兩岸關係改善;再者,他認為台美關係現在處於六十年來的最佳狀態,因為台美多年來有很多層面的事務在進行;而兩岸關係現在比較集中在交流及經貿事務上,處於剛剛開放的階段,比較不像台美關係那麼全面;他並強調現在對兩岸關係要有新思維和新思考,不能像過去一樣用對抗的方式來處理兩岸關係。 

  社評說,平心而論,儘管媒體有斷章取義之嫌,但趙建民的談話確實不妥,尤其此時此地,兩岸關係發展穩定,大陸又多方釋出善意,趙建民的說法不僅對ECFA的簽訂是一種不必要的刺激,而且也不免使大陸方面揣測,台灣是否有意改變政策?進而懷疑台灣當局是否授意?大陸的讓利是否值得? 

  社評又稱,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趙建民的說法確實也反映不少台灣同胞的想法,因為兩岸關係固然日漸和諧,但大陸瞄準台灣的飛彈,每年還以一百多枚的速度持續增加;大陸去年三十四次軍事演習,仍然有許多具有針對性,在這樣的情形下,大陸對台灣難道不是威脅嗎?同樣地台灣人民固然對美國牛肉有疑慮,對高價的軍購也不盡滿意,但美國至少不會把台灣當成假想敵,也不會用飛彈恫嚇台灣,因此在兩岸敵對狀態還未解除,和平還未真正落實之前,最好還是只跟大陸談生意,而不要碰政治。 

  社評說,這樣的想法當然不盡公允,但確實是一部分台灣人民的心聲,其原因當然是兩岸之間,還未建立充分的互信,雙方高層雖然都有促進互利雙贏的共識,但基層卻不免有著若干誤會甚至猜忌,再加上綠營蓄意抹黑醜化,使得政府不得不對兩岸關係的進展格外審慎。不過,旴衡現狀,展望未來,政府仍然是高度重視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既不會也無意改變目前的兩岸政策,更沒有必要遲滯或破壞兩岸關係,趙建民的說法當然只是他的個人之見。儘管如此,大陸對台灣目前確實是威脅也是機會,我們要致力的應該是使機會極大化,威脅極小化,更重要的是兩岸必須多多加強溝通,同時要能相互體諒,才能增加互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