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5日電/民進黨十年政綱研討會中,蔡英文明確表示不排除與中國進行直接並實質的對話,以傳達台灣人民的觀點。這段表態首先在綠營內部引發不小的波瀾。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蔡英文會出現這種表白,未必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戰略”已有所改變,反倒較可能是一種戰術的運用。雙英ECFA辯論之後,不論蔡英文自我評分如何,輿論對她的表現已有不利的定論,而綠營天王紛紛見縫插針,也令她點滴在心頭。
坦白說,馬蔡的ECFA辯論彷彿一場形勢消長的分水嶺。民進黨兩岸論述,幾乎一夕之間就被推到“政治不正確”的一方。陸生來台的爭議可說另一個明顯的指標,原本民進黨還有意決戰到底,然而,在多位大學校長旗幟鮮明表示立場之後,連李遠哲也表態,綠營心知肚明,這是大勢所趨。
所以,蔡英文在此時會有“不排除與對岸對話”的論調出爐,可說走到十字路口必須作出選擇。畢竟形勢比人強,民進黨如果只剩下凡事抵制這一招,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卻很有可能讓綠營一步步被邊緣化,屆時怕是連發言位置都沒有了!
在現時的情勢下,蔡英文的“對話論”只能視為一種口頭層次的表態。畢竟,不論蔡英文的戰略視野如何,如果擺不平深綠那端的疑慮和反彈,僅黨內形勢就足夠令人頭痛。
其實,這些年來,綠營人士往來大陸的並不少,最近參訪上海世博的也不只雲林縣長蘇治芬一人,顯現民進黨內跟隨時代變遷而調整腳步的大有人在。這些黨內的務實主張者。早就知道兩岸問題是綠營的痛腳,隨著大陸經濟影響力擴大,和中國打交道的問題不能視而不見。如果永遠只有對抗而沒有對話,在台灣內部就先要面對民意挑戰。民進黨如果對2012年重新執政還有所想望,就不能不考慮民眾會如何“選邊站”。
只不過,民進黨的務實派始終被視為內部之“寇”,先被自家人扣帽子,且基本教義派一直占據民進黨發言人的形象。蔡英文如何帶領民進黨過渡到對兩岸議題持較彈性立場的彼端,是她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