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日本右派追殺令”到“日相為殖民道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2 16:10:09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作者 高金素梅)今年的八月十五日,是二戰結束六十五周年。在這個全人類嚴肅以待的日子裡,日本社會卻傳出了兩極化的聲音,一是日本右翼組織針對我近年來的反靖國運動下達“追殺令”,另一是日相菅直人首度公開為殖民韓國的歷史錯誤道歉,並決定今年八月十五日,全體閣員都不參拜靖國神社。

  一個日本社會,兩樣相違的聲音,很顯然的,經過了六十五年,歷史的公平與正義仍未全面實現,日本社會仍殘留軍國主義的遺毒。菅直人的談話雖值得被肯定,然而面對海外侵略戰爭,許多戰爭和殖民遺留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

  1895年,日本以武力戰爭脅迫清朝簽定馬關條約,開啟台灣遭受殖民統治五十載的悲慘命運。期間,數不盡的燒殺擄掠與文化消滅已毋須贅言,但時至六十五年後的今日,慰安婦的問題尚未解決、強征軍夫至海外投入侵略戰爭的歷史亦未平反、高砂義勇隊犧牲者仍未自靖國神社除名,更猶有五千餘件台灣原住民族的文物被“珍藏”在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中。

  過去20年來,韓國政府運用外交力量,強硬要求日本政府交出殖民罪行的歷史檔案,直至昨日菅直人特別針對100年前殖民朝鮮半島表達歉意,韓國為討回歷史公道又邁前一步。反觀台灣政府,總是以“台日友好”為借口,從不敢對日本政府有任何要求。歷史機遇又再次到來,但在面對日本首相道歉的新形勢下,台灣政府依然毫無作為,麻痹至極,“總統府”、“外交部”所呈現出來的,只是再一次的軟弱與無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