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台北市選情為何陷入僵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1 10:44:04  


原本“藍大綠小”的政治板塊,歷次選舉國民黨只要能夠內部整合,就如同探囊取物,今年為何陷入苦戰?
  中評社台北11月11日電/台北花博在陰雨夜空中施放開幕式煙火,民眾只能在基隆河隔岸望見幾許朦朧,全貌難明,正如同逐漸進入肉搏戰的台北市長選舉,選情依然膠著、勝負難料。原本“藍大綠小”的政治板塊,歷次選舉國民黨只要能夠內部整合,就如同探囊取物,今年為何陷入苦戰?

  旺報社評認為應該先從人的角度觀察,人,當然指的是候選人。民進黨候選人蘇貞昌採取了不平衡選舉策略,也就是毛澤東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毛澤東的策略曾讓原本強勢的國民黨失去著力點,弱勢的共產黨好整以暇不陷入挨打的局面,而能徐圖反擊。蘇貞昌仿效毛澤東戰法,也讓國民黨郝龍斌失去政治板塊的優勢,蘇貞昌反而從容以對。

  其實,郝龍斌競選連任原本擁有兩項優勢,一是兩岸關係的改善,一是台北花博的舉辦。但蘇貞昌從來不在兩岸議題上表述,後者因不斷傳出弊案,遭到綠營人士與媒體窮追猛打,造成郝龍斌原本優勢的選戰籌碼不斷流失。

  以兩岸議題來說,蘇貞昌表態參選後,始終不曾提出兩岸論述,對具體的兩岸事務也從不表態,使得選民對他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態度可以各自表述。藍營群眾認為他不反對ECFA,應該也不會反對兩岸交流,綠營群眾則信任他作為民進黨從政黨員的政治誠信,應能堅守“台灣第一”價值觀,在台北打選戰就不必多言,以致他不在兩岸議題失分。

  民進黨方面也知道,五都選舉選民多為都會型群眾,強打兩岸議題只會給國民黨候選人加分,所以今年6月26日舉辦過反ECFA大遊行後就確定不再談兩岸議題,也不以反ECFA作為選戰主軸。

  現在看來民進黨的選戰策略是有效的,其一,兩年來兩岸已簽署14項協議,簽訂ECFA後大陸不斷對台“讓利”,北二都民眾已感受到改變,如果民進黨持續過去對馬英九“親中、賣台”的批判,只會造成反效果。因此,民進黨不把反ECFA當成五都選戰主軸,國民黨的和平紅利成績單失去了亮點,加上蘇貞昌不表態,郝龍斌在兩岸議題上就難以得分。

  再看台北花博議題,去年舉辦高雄世運,陳菊市長充分發揮政治表演天分,不只親自到北京、上海訪問,營造不反中的意象,爭取大陸參與,奠定活動成功的基礎。高雄世運的成功舉辦,讓陳菊順利提升了政治分量。郝龍斌原本也可以利用台北花博營造執政氣勢,卻因弊案不斷傳出,台北花博反而成了他的政治負擔。特別是綠營人士前一段時間不斷進行負面批評,讓花博陷於汙名化,雖然開幕後吸引不少人潮參觀,也得到若干正面評價,但郝龍斌想再找回台北市民對他治理能力的信任,已難上加難。當綠營人士不斷汙名化台北花博時,蘇貞昌並未對花博議題表態,現在國民黨想反擊綠營批評時卻找不到對象。

  這就是蘇貞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選戰策略,不提出兩岸政策,也不批評台北花博,郝龍斌原本可以加分的兩岸議題卻加不了分,應該反擊的花博議題卻無從著力,這是郝龍斌陷入選戰泥淖,蘇貞昌卻可以維持高支持度的關鍵密碼。

  就兩岸關係而言,這場泥濘選戰有兩點啟示與意義,一是,兩年多來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儘管大陸不斷對台“讓利”,卻無法對國民黨選情增溫,這並非馬英九兩岸政策有錯,也不是大陸讓利不夠,而是民進黨避戰的結果;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兩岸和解、擴大交流符合都會區選民的需求。儘管ECFA已經生效,但和平紅利尚未擴散,中南部及農村大眾尚未獲利,以致類似媒體主持人鄭弘儀對補助陸生政策飆出“國罵”,還是能誘發部分群眾的激情。ECFA效益擴散還需要時間,馬政府也必須有效提高就業率、補助弱勢產業與民眾、縮小貧富差距,讓多數人分享兩岸和平紅利。

  二是,郝龍斌深陷選戰泥濘,對國民黨而言,應該只是暫時現象,未來更多的選舉,尤其2012年大選民進黨還是得面對兩岸和平所帶來的社會利多,違背大潮流的負面表述或噤聲不語,只能在地方性選舉不失分,想要取得全台性的完全執政,恐怕是緣木求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