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蕭萬長:ECFA是台灣全球佈局關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9 17:08:37  


  中評社台北12月29日電/蕭萬長今天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啟動台灣全球佈局關鍵,並啟動兩岸制度化合作的腳步;但在市場開放上,則要避免開放太快,導致調適困難。

  中央社報道,蕭萬長上午應邀出席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由“行政院”“經濟部”、大陸委員會、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和台北大學聯合主辦的“後ECFA時代兩岸經貿關係之發展”學術論壇,並於開幕致詞時,做出上述表示。

  蕭萬長指出,這兩年,兩岸經貿關係不論在質與量都有正面發展,今年6月兩岸簽署ECFA,是兩岸關係60年來新的里程碑,也是1993年辜汪會談以後最重要的發展。

  他說,ECFA的貨品和服務貿易的早收清單,將在3天以後,也就是2011年元旦生效,對擴大兩岸經貿及促進互利雙贏,提供先期試驗的機會。

  蕭萬長表示,兩岸也將在海基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架構下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並就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爭端解決等4大協議展開廣泛協商,將會為進一步擴大兩岸經貿投資做出具體安排,這是兩岸制度化合作的關鍵起步,也是推動兩岸自由貿易的奠基期和耕耘期。

  蕭萬長認為,ECFA對台灣最重要的意義,是啟動台灣全球佈局的關鍵,讓兩岸關係回歸到經濟的現實面,對台灣未來經貿發展,會有極深遠的影響。

  蕭萬長指出,ECFA早收清單還未正式生效,已看到許多效益開始發酵,ECFA對台灣的經濟效益至少有3項,包括ECFA是台灣經濟邁向全球化的里程碑,避免被邊緣化;為台灣經濟成長帶來轉機和新動能,中國大陸市場有助突破台灣經濟發展瓶頸;也有助兩岸經貿制度化,增強雙方互信,和深化雙方合作意願。

  不過,蕭萬長說,ECFA簽訂後也為台灣帶來相當程度的疑慮和不安,包括擔心中小企業和弱勢產業無法承受市場開放的競爭,及造成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蕭萬長認為,由於台灣和大陸的經濟規模差距懸殊,應兼顧短期商業利益和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以穩步向前、不疾不徐的方式推動,避免過快開放,導致調適的困難。

  在經貿政策開放上,蕭萬長認為,要對自由貿易有堅定信心,但兩岸問題甚為複雜,在步驟上應先求局部成果,再逐步擴大,必須做到“可收可放”的境界。

  蕭萬長表示,兩岸產業各有所長,在後ECFA時代,雙方應放眼全球市場,在具競爭優勢或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上,截長補短、重點突破,開拓產業發展全新版圖,利用雙方在全球供應鏈上特殊條件和創新發展模式,共創市場品牌,擴大市場佔有率。

  蕭萬長強調,兩岸經貿關係從過去政冷經熱,已重回到正軌,到了制度化合作的階段,展望未來,期待兩岸藉由優勢互補,共創為兩岸人民謀福利的環境。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