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蔡英文的“咖啡廣告”針對年輕選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1 08:34:22  


廣告完全凸顯了蔡英文“只有問句,不提答案”的競選技巧,也暴露了她“只要感覺,不要思考”的愚民策略。
  中評社台北7月11日電/蔡英文的首支電視廣告“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乍看之下,也許會很有Fu;但當閱聽人的“思想”取代了“感覺”,或許就會對這支廣告用於剝奪理智的精妙技巧感到毛骨悚然。

  聯合報社論指出,政治語言,包括政治廣告,不能過度加工,過度的精緻或過度的包裝,就會失去真誠,乃至流於詐騙。這是一支完全訴諸“感覺”的競選廣告,試圖剝奪閱聽人的理智與思想;也就是希望選民用“感覺”來選擇蔡英文,而不要用“思想”與“理智”。

  這支廣告顯然是針對年輕選民。一開場,就是一連串的英語問句:Taiwan, What do you want? Taiwan, Where are you? Taiwan, Where are you going?這是用英語來襯托蔡英文倫敦政經學院博士的學歷及“國際觀”;同時也是用英語Taiwan, Where are you going?來道出過去台獨所說的:“台灣,你嘜叼位去?”但是,將台語問句換成了英語問句,蔡英文也許勾出了年輕選民心中的疑慮與憤懣,卻仍然沒有提出答案;正如民進黨對這個問題的台語問句亦迄無答案。蔡英文要的是英語問句所造成的Fu,但她不提答案;假如,蔡英文直接說出“我不接受九二共識”的答案,閱聽人還有那種Fu嗎?

  這支廣告完全凸顯了蔡英文“只有問句,不提答案”的競選技巧,也暴露了她“只要感覺,不要思考”的愚民策略。廣告詞充滿了憧憬語言,卻沒有答案。誰不贊成“社會中有一條理性的道路”?誰反對“有一個扛起責任的政府”、“打造一個均富永續的社會”?誰不主張“台灣要走向世界”?這些皆是民眾的共同憧憬,但是接下來若用中文來問是“然後呢?”用英文來問則是"How?"但在這一長串挑逗“感覺”的憧憬語言之後,蔡英文所給的答案竟然是: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

  引發強烈反彈是理所當然的。有人問:蔡英文是台灣人,請妳說出這塊土地上誰不是台灣人?有人說:那些華麗的憧憬語言,只憑“我是台灣人,我是蔡英文”這十個字就能實現嗎?

  蔡英文口口聲聲問“台灣”何去何從,然而,不相信“感覺”而相信“思想”的選民卻要問蔡英文:Miss Tsai, Where are you? What do you want? Where are you going?問台灣何去何從,不如問蔡英文,妳接不接受九二共識?妳難道想用“反對成長掛帥”、“反對出口導向”的“在地經濟”,去“打造一個均富永續的‘國家’”?要蔡英文回答這些問題,總比要“Taiwan”來回答容易得多吧?

  有人說,這支廣告有咖啡廣告的氛圍,用於政治廣告就流於過度加工。蔡英文只是用英語Taiwan, Where are you going?道出了“台灣,你嘜叼位去?”的台獨老梗;更是要用“我是台灣人”,把別人打成“不是台灣人”。但這畢竟不是咖啡廣告,而是高度精緻化的撕裂社會的手法,及用英語來包裝的族群鬥爭。這是一支訴諸膚淺“感覺”,而剝奪“理智”與“思想”的政治廣告,針對年輕選民,怎不令人毛骨悚然?

  蔡英文用英語來包裝台獨的暗示,卻又不敢旗幟鮮明地標舉台獨;她影射馬英九“不是台灣人”,又反覆用英語描繪台灣之沒有出路。但是,為何蔡英文不先問自己及民進黨:“中華民國”是不是流亡政府?承不承認九二共識?是不是仍主張台獨建國、正名制憲?蔡英文及民進黨對這些問題其實皆有既成的答案,又何必再假惺惺地問:Taiwan, Where are you going?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只提憧憬,不提方案。只問台灣何處去?不問民進黨何處去?不問蔡英文何處去?只想訴諸選民的“感覺”,故意蒙蔽選民的“思想”與“理智”。操作手法固然精妙,但民進黨及蔡英文畢竟不是在賣咖啡,故而要說清楚:蔡英文及民進黨要帶台灣往何處去?如何“打造一個均富永續的‘國家’”?

  蔡英文不是賣咖啡的桂綸鎂;桂綸鎂只要Fu,要選“總統”的蔡英文則必須訴諸政策與理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