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台灣走不出“李登輝情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08:30:11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可以軟切割的方式不理陳水扁,卻不敢不緊緊靠著李登輝。
  中評社台北7月25日電/台灣已經過兩次政黨輪替,但台灣的民主政治這十幾年來,始終陷在一個矛盾糾結的情境:一方面朝野政黨都喊著世代交替,另方面政治領袖的汰換率卻驚人的低,導致十幾年來還走不出“李登輝情結”,甚至跨不過“李登輝時代”,自他卸任以來,這個已經九十歲的老人家還企圖扮演權力指導者的角色。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身為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沒有人能忽略李登輝對台灣民主之功。他在卸任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要當傳教士,沒想到,不過半年,他就風風火火搞起台聯,剛開始是要裂解國民黨的本土派,裂解不成反倒成了獨派的外圍根據地,讓宣示“中間路線”的繼任者陳水扁一年不到就破功。 

  扁執政八年,與李登輝貌似情投意合,實則緊張萬分,扁對他既請益又恐嚇,但恐嚇卻又不敢當真,為了繃緊選情,鞏固獨派選票,不論是入聯護台或公投綁大選,台聯扮演的角色都形同民進黨的指揮者;綁到如今,台聯甚至一席“立委”都無,卻因為結合獨派,對民進黨仍有強大磁吸效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可以軟切割的方式不理陳水扁,卻不敢不緊緊靠著李登輝。 

  更奇特的是,李登輝對國民黨、甚至自國民黨脫出的宋楚瑜同樣還有無法忽視的影響力,其中原因不知是李登輝太懂政治權謀?還是這群藍綠中生代們本事太差,讓李登輝在這十年內,發言即引人側目,出手就震動政壇? 

  社論說,宋楚瑜因為李登輝而權傾一時,也因為李登輝而從高峰重重墜落,其關鍵原因不只是李登輝凍省,而是因為二千年“總統”大選,李登輝默許或授意讓興票案和宋楚瑜兒子在美房產資料全曝光;李宋恩怨糾葛,凍省纏鬥十三年後,宋楚瑜親赴李登輝壽宴,還得感謝李登輝讓他成為“唯一的省長”。早知如此,宋楚瑜當年還須要與李登輝翻臉嗎?乖乖聽任李登輝安排出路,台灣政壇豈非又是另一番面貌? 

  李登輝重用宋楚瑜,卻也執意拔掉他,李不讓宋選“總統”,因為他是外省人,“最多只能當‘行政院長’。”但李也沒任命宋組閣,讓與宋交好的蕭萬長後來居上,從此宋蕭形同陌路。如今李盛讚宋楚瑜是“最好的行政人才”,政壇甚至傳出李登輝建議蔡英文當選後邀宋組閣,讓藍綠都傻眼,宋楚瑜竟成了李登輝離間藍營國民黨的最佳棋子。 

  馬政府執政三年多以來,李登輝數度痛批馬政府“傾中賣台”,使台灣民主出現倒退危機,但他忘了,台灣歷任“總統”只有他真正加入過共產黨,他也忘了當年是誰在他任內派出“兩岸密使”,是誰要統一集團赴大陸種番茄?是誰暗示奇美赴大陸設廠?他批評馬政府淪喪“主權”,卻忘了自己掌權十二年,做到哪一國免簽證?他更忘了,他只能靠著金援外交出訪“友邦”,卻搞出一本烏煙瘴氣的“國安密帳”。 

  李登輝對政治權力的強烈渴望,讓他的政策專業逐漸模糊。再舉一例,李登輝是農經專家,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他是出力也有功之人,然而,在他任內發生過史上最大的農民運動;二○○四年他痛批連宋不懂農業,更痛批中國農產品低價傾銷台灣,他卻忘了開放大陸農產品來台的是扁政府,而非連宋。 

  如今他又批馬政府“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沒有做好,並以自己擔任省主席時代的“八萬農業大軍”自豪,批評現在卻有卅萬甲休耕地,非常可惜。他又忘了,在他出任省主席之後,一路從“副總統”到“總統”,掌權十二年,為什麼他所主張“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政策方向無法持續?遑論台灣的農業規模還是在他任內開始縮小的。 

  走過殖民統治、白色恐怖的歲月,李登輝擁有強烈的政治使命,對台灣發展方向與願景有強烈的主張,在他任內鼓吹“終結外來政權”,讓“國民黨老店新開”,強化“台灣主體性”,不論其論述方式或內涵是否引起仁智之見,“台灣價值”卻已無人可以挑戰,李登輝已為自己、為台灣寫下一頁足堪後人懷念的歷史,何須再在史頁之後,留下諸多無謂爭議的註腳? 

  當然,號稱要世代交替的藍綠政治領袖,對這位曾經呼風喚雨的老人家尊之敬之即可,卻不必更不該再受他擺佈,否則,台灣政治還有什麼未來性可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