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台灣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內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0 11:02:57  


蔡英文表示當選後要匯集國內各政黨或各界意見,產生新的台灣共識,怎麼不令人擔心其過程與結果,不但不能建立共識,反而又是虛度時光。
  中評社台北9月20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社評說,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日前公布“十年政綱”兩岸篇時強調,兩岸並不存在“九二共識”,所以沒有所謂接不接受、承不承認的問題。為了不中斷兩岸對話與協商,蔡英文宣示:“當選“總統”後,會透過公開與透明的民主程序,匯集台灣包括各政黨的共識,與中國進行互動、協商與對話,來面對中國崛起與台灣的挑戰”,並將之稱為“台灣共識”。

  社評說,蔡英文針對“台灣共識”進一步闡述表示,這是“將來要與中國建立一個和平穩定互動、可長可久架構的必要條件;有關主權問題與現狀,‘台灣前途決議文’明確主張民進黨的立場,台灣現在內部最大的共識就是‘維持台灣現狀’,雖然各黨對於維持現狀的認知有所不同,但民主機制是台灣最珍貴的價值所在,…..也應該保障不同的聲音。” 

  既然稱之為“共識”,意味著其有實質內容,且已經得到各關係人的認可,若是內容完全不確定,又如何能稱之為“共識”?既然蔡英文認為台灣現在內部最大的共識是“維持台灣現狀”?為何又需要透過公開透明的民主程序,來匯集台灣各政黨的共識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民進黨對於“維持台灣現狀”的共識不滿意,所以想要建立“改變現狀”的共識,否則可需多此一舉。

  因為改變現狀並非台灣內部最大的共識,可是民進黨又希望改變現狀的要求能成為的共識,所以就出現了愈說愈不清楚的狀況。這也就是為什麼蔡英文在訪美,面對什麼是台灣共識的提問時會表示:“如果我能告訴你台灣共識是這個或那個,我就不會說它是一個需要經民主過程產生的東西。” 

  社評說,台灣不是沒有經過匯集台灣各政黨或各界意見的經驗,猶記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時,前“總統”陳水扁就委託時任“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籌組跨黨派小組,該小最後開會得出“三個認知、四個建議”的共識。其中第一個建議,就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進兩岸關係,處理兩岸爭議及回應對岸‘一個中國’的主張。”可是陳水扁卻說“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有把跨黨派小組的共識當回事嗎? 

  如今蔡英文又表示當選後要匯集台灣各政黨或各界意見,產生新的台灣共識,怎麼不令人擔心其過程與結果,不但不能建立共識,反而又是虛度時光。更何況台灣與對岸交往就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又何必另立新法來確定台灣共識,進而與大陸交往呢?若是台灣立法程序遲遲無法完成,是否就不再與大陸協商了呢?台灣真有本錢再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內耗嗎? 

  為了表示要匯集各界意見的彈性,蔡英文日前在舊金山表示,凝聚共識的過程,要打開心胸,“選項是開放的”,最後決定權在台灣人民手上,這就是台灣共識的精髓。選項是開放的,意味著統一也是選項之一,但是這樣的發言隨即被民進黨發言人梁文傑否定,他表示,對民進黨而言,民主的價值高於一切,但這絕對不表示統一是民進黨的選項或主張。黨內都擺不平,如何談全台灣呢? 

  社評說,從蔡英文提出“台灣共識”開始,由於她並未明確定義台灣共識的內容,看起來像是要維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的現狀,可是偏偏她又表示需要匯集各黨派意見來建立。只是她寧願與美國人談兩岸政策,也不願與國民黨就此交換意見,要建立共識談何容易,最後的結果勢必又是內耗。只是台灣真的要讓同一顆石頭砸到好幾次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