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蘇貞昌推有感經濟 痛批馬政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4 15:18:24  


蘇貞昌在中執會上提出“有感經濟”主張,透過“振產業”、“強地方”、“顧家庭”、“助青年”四大政策方向。(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4日電(記者 黃筱筠)馬英九日前提出一個月內,讓人民對於政策執行“有感”,期限今天屆滿。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中執會前致詞表示,馬政府給人民的“有感”是“惡感”、“反感”,因此民進黨提出“振產業”、“強地方”、“顧家庭”、“助青年”四大政策方向,以及十三項具體措施,希望有助於因應當前的經濟情勢。

  他表示,民進黨今天開始會進一步啟動“有感經濟”的推動計劃,走入民間,走向產業界,特別是中小企業,除了說明此方案外,也將透過“立法院”黨團、結合執政縣市長,為人民解決問題,讓人民看到民進黨的努力、讓人民信任民進黨的能力。

  此十三項措施,包括:從每年新台幣60億元擴大為每年100億元的中小企業信基金;幫助中小企業申請專利並進駐現代化、合法化的工業區;優先推動財政劃分法,強化地方財政等主張。

  蘇貞昌表示,馬英九說拚經濟一個月就要讓民眾有感,這個期限到了,這一個月來,看到放無薪假的上班族越來越多,媽媽買奶粉的價格越來越高,有民眾甚至抽到合宜住宅,卻湊不齊頭期款而放棄,更多人擔心領不到退休金。這就是台灣民眾在這個月的真實感受。

  他也痛批,人民過去說馬政府是“無能”,也批評“無感”,馬政府現在讓人民“有感”,但是“反感”、“惡感”。

  蘇貞昌說,馬英九執政至今,從“633”、“黃金十年”,政策支票一再跳票,現在又奢言一個月拚經濟讓人民有感,馬政府的承諾跳票,人民已到連罵都懶得罵的程度。但民進黨面對受苦的民眾,以及國家的困難處境,必須有所行動,所以民進黨提出“有感經濟”主張,透過“振產業”、“強地方”、“顧家庭”、“助青年”四大政策方向,以及十三項具體措施,我們希望有助於因應當前的經濟情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