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王崑義:民進黨113遊行是在辦家家酒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7 08:51:49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中評社 鄒麗泳攝)
  中評社台北1月7日電/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今天在旺報撰文說,從去年12月15日就已經開始在各地造勢與動員的“113火大遊行”,蘇貞昌突然轉換口吻說,只要馬英九接受3個條件,就可以停辦遊行。蘇貞昌突然對遊行來個大轉彎,不是已經知道群眾對遊行不熱絡,就是他大概自覺這次遊行缺乏正當性,所以趕快跟馬英九來個交易,好讓自己有個台階可下。 

  三訴求缺乏正當性 

  蘇貞昌跟馬英九提出的交易包括有,撤換“閣揆”救經濟、反對媒體壟斷及召開“國是會議”。這3個條件訴求嚴格說起來,其實不見得能激發群眾上街頭的動因。就以第一項撤換“閣揆”救經濟來說,“行政院長”陳冲上任一年多來,並沒有重大失誤,他又是一個財經專家,如果財經官僚都無法救台灣經濟,那麼到底要什麼樣的人選才能挽救台灣經濟呢? 

  馬英九從2008年上任以來,只用了3個“閣揆”,不像陳水扁換“閣揆”像換衣服一樣的頻繁。第一任是劉兆玄,他是一個技術官僚,所用的“閣員”都是以國民黨的老臣為主,儘管這批老臣有足夠的執政經驗,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終於在“八八水災”中給沖垮。 

  第二任的“閣揆”吳敦義,他可以說是一個“政治內閣”,吳敦義的表現雖然差強人意,但並沒有栽在他對全民宣示的失業率超過5﹪就下台的賭注,所以他能夠被馬英九提拔為“副總統”。 

  第三任的“閣揆”陳冲,他可說是“經濟官僚”,過去一年的表現雖然沒有可以讓人稱頌之處,但過去一年多來歐美經濟的蕭條,加上歐債問題,讓台灣以出口為主的經濟模式,也跟著停滯。這之間雖然有大陸不斷的經濟讓利,但終究還是沒有讓台灣的經濟有出色的表現,尤其是韓國的經濟已經擠進全球第8強,更讓曾經是亞洲4小龍之首的台灣,顯得有些汗顏。 

  問題是馬英九用過的“閣揆”從技術官僚、政治官僚,再到經濟官僚,都沒能把台灣經濟拉到可以跟韓國爭強,如果撤換“閣揆”,又該要什麼樣的“內閣”,才有能力救台灣經濟呢?蘇貞昌只訴求撤換“閣揆”,又沒有提出誰來接棒才能救經濟,所以“閣揆”換不換不是重點,重點應該是台灣經濟結構的問題,經濟結構不轉型,誰來當“閣揆”都會面臨同樣的困境。 

  蘇貞昌的第二個訴求是反對媒體壟斷,這一點本來就不是“總統”的職權,即使是,但在網路已經變成平面與電子媒體的重要競爭者之下,台灣媒體生存的環境本來就困難重重,只有足夠財力的資本家,才願意涉足到媒體經營的領域,媒體走向托拉斯,應該不僅是台灣的問題,也是全球共通的問題。 

  舉辦遊行宛如兒戲 

  蘇貞昌的第3個訴求是召開國是會議。在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都曾召開過國是會議,特別是陳水扁執政時期,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當時召開國是會議確實能解決一些問題。但如今是國民黨完全執政,有任何問題都必須由國民黨自己背負,何況明年的七合一選舉,與2016年的“總統”大選都快要到來,馬英九執政好不好,都會遭到人民的“審判”,這時召開國是會議到底所為何事?實在難以構成一種訴求。 

  在3種訴求都缺乏有效的正當性,也難怪蘇貞昌會提出停辦火大遊行的退場機制。可惜的是,退場機制只會讓人懷疑當初說要舉辦遊行的蘇貞昌,是否把遊行當成家家酒在辦,如果到時蘇貞昌的面子與裡子都輸,那麼蘇貞昌可說會輸大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