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巧慧與父親蘇貞昌。(中評社 黃筱筠攝) |
蘇巧慧從小就是在政治家庭長大,現在兩個小孩對於這部分也非常敏感,蘇巧慧笑說,她大女兒才念小學一年級,但是非常厲害,都知道藍隊、綠隊,知道媽媽是綠隊,得了多少票,小女兒還做了一個民進黨黨徽送給她。
蘇巧慧回想起過去,對他們來說選舉場很親切,像是按喇叭,喊當選就很有感。她稱高雄市長陳菊為菊阿姨,在選舉時幫她講一些推薦的話,她回想到小時候,都看到菊阿姨講話,加上蔡振南的音樂,“我們在台下是會流眼淚的”。
蘇巧慧說,“我們從小在這個環境長大,要改變就是要參與公共事務”,有段時間社會氛圍認為政治是黑暗的,她會跳出來是因為大家要參與公共事務,才能改變這個環境,太陽花就是大家都出來參與公共事務,看到當時情景,她是很感動的。
蘇巧慧說,“爸爸給我們的是身教和言教,儘量帶著小孩,我現在也是,帶我的小孩坐戰車、發傳單”也跟小孩解釋“立法委員”工作讓小孩了解,“之前爸爸就是這樣告訴我們,可能是耳濡目染之下走上這條路”。
不過,她提到自己下決定想從政,是因為她擔任基金會執行長時,走了十幾個縣市,很多人都覺得她做很好,“那就是表示很多事情政府沒做到”,“很多方面的幫助,我根本沒有錢,乾脆直接跳下來”,本來想走NGO的路,但是如果可以從制度面改善,那會更快。
蘇巧慧說,爸爸以前是律師,後來為美麗島事件辯護,看到一個一個救來不及,台灣要改得是政治,個案來不及,要改變是制度,“我就想說我來試試看”。
雖然一開始民眾不認識她,只認識蘇貞昌,但蘇巧慧說,“這就是開始,我也很甘願”,之後她很勤走地方,現在大家都叫巧慧,不需要再強調蘇貞昌女兒。
未來是否跟爸爸走一條不一樣的政治路,蘇巧慧則說,“為什麼一定要走出不一樣的路,畢竟他這麼優秀”,她沒有刻意要走一條一樣,或不一樣的路,“我和他有不同風格,但也有相像的地方,長相和演講風格很像,但是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