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人民網) |
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與德國農業與食品部國際合作司共同主辦、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和德國GIZ國際合作機構具體承辦的中德農業補貼政策對話研討會17日在京舉行。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唐盛堯、德國駐華使館農業參贊AXEL WILDNER分別致辭,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主任李洪濤主持,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德國駐華使館、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德國農業協會等機構的學者和專家,以及中德農業企業代表等90餘人參加研討會。與會的中德專家學者們對中德農業補貼政策及兩國農業熱點問題進行比較後,普遍認為中國農業補貼政策可借鑒吸收德國經驗,逐步構建起結構清晰、權責一致、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
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德國聯邦農業與食品部前國際合作司司長、中德農業中心德方政治主任Guth博士,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副司長趙長保,德國霍芬海姆大學Doluschitz教授、Hagel博士等專家作了主題報告,並開展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學者們通過從歐洲視角看中國農業支持政策、中德農業補貼政策相互比較、中德農業熱點問題探討等方面,普遍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農業補貼政策可借鑒吸收德國經驗,把握其政策設計背後體現的視角理念思路,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和農業綠色發展為目標,整合農業補貼種類,調整農業補貼方式,完善配套制度,逐步構建起結構清晰、權責一致、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
與此同時,專家們也指出,中德兩國在國情、農情上存在不少差異,對德國的經驗不能盲目照搬,應有選擇加以吸收。在農業政策目標上,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中國農業政策的核心目標,而德國人均農業資源相對充裕,比較效益高,糧食安全的優先度排在綠色協調等目標之後;在農業政策演變階段上,德國在20世紀60年代執行價格干預政策後,到七八十年代也曾出現國內外價格倒掛、國內庫存高企、價格干預難以持續等問題,與中國今天情況頗為相似。目前中國農戶數量巨大,規模化經營剛剛起步,正在從價格干預政策向直接補貼政策轉變,相關制度的建立難以一蹴而就。
專家們建議,應讓市場機制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作用,突出保障農民收入這個核心,並確保政策的穩定性、系統性和清晰化,逐步形成目標清晰、指向統一、結構簡單、有機銜接的政策體系。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