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以前瞻之名下鄉,展開累積能量之旅。(中評社 高易伸攝) |
中評社屏東11月18日電(記者 高易伸)“行政院長”賴清德17日率行動“內閣”下鄉,預計每周走訪一縣市。十九縣市全部走完至少得花上2個半月時間,而“閣員”大陣仗隨行亦是歷任罕見。外界關注賴此舉是否為2018年地方選舉暖身?賴清德17日在屏東以“跟選舉無關”回應,但關注其行程安排與路線還是能嗅到濃濃選舉味。
首先,賴清德以“落實前瞻基礎建設暨長照業務座談會”之名展開全台灣走透透行程,每到一處除跟地方政府強化默契貫徹政令之餘,也不忘赴信仰中心上香祈福。賴18日上午將接連赴屏東市慈鳳宮與玉皇宮上香參拜。若賴單純求前瞻或長照業務的中央地方溝通,上香行程是否如此必須?
其次,賴清德的行程安排也有學問。賴說此行已先到過離島,接下來將從屏東出發,再來才是台東、花蓮及宜蘭。東台灣走訪完畢後才會再回到台灣西部,再從高雄、台南等地一路往北。
歷屆“行政院長”就任後下鄉以瞭解民瘼習以為常,但賴此趟路線安排卻跟歷屆院長大不同。賴在路線安排上展現先從距政治中心台北最遠的偏鄉重視起,也可利用這兩個半月時間累積發酵,積蓄勤政能量與媒體關注度。
換句話說,賴清德選擇從人口較稀少的南台灣與東台灣出發,再逐漸移動至台灣西部,由南而北返回政治中心台北。這種“先偏鄉、後都會;人稀少、轉稠密”的安排,也是一種積蓄與造勢的思維。
當前民進黨已是握有龐大資源與國家機器的執政黨,很多政治語言亦毋須多說,更不用學在野的國民黨老在媒體鏡頭前,口口聲聲說要贏回2018、重返執政之語。站在握有資源的綠營立場解讀,如何在施政上做出成績,讓人民百姓有感,其實就是最好的政治語言與催票工具。
賴清德17日與屏東縣政府座談,提到政策時言必稱“蔡英文”,但依賴清德執行政策的效率與不墜的民意支持,蔡英文難保不會有被弱化的一天。如果蔡哪天真被賴弱化了,那麼在蔡賴兩人間下棋的人又會是誰?這又是另一樁耐人尋味的話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