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軍明年度公開預算 未列岸置魚叉飛彈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18:40:21


台灣明年度軍事公開預算未見MQ-9B(照片:推特GenAtomics_ASI)
  中評社台北8月31日電/台灣明年度國防預算書今天送抵“立法院”,公開預算未見MQ-9B、岸置魚叉飛彈、M109A6等軍購項目,僅新式偽裝網為三軍通案,新增案不多;F-16升級、M1A2T、機艦自造等案均無大幅變動。

  明年度“國防部”主管預算編列新台幣3668億元,加計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與非營業特種基金,整體規模達4534億元。

  《中央社》報道,外界關注的海上衛士MQ-9B無人機、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系統、配備於“岸防巡航飛彈系統”(CDCM/Coastal Defense Cruise Missile)的岸置魚叉飛彈、M109A6(Paladin)帕拉丁型自走砲等各式武器,均未列在公開預算當中。

  不過,對美採購108輛M1A2T戰車、142架F-16A/B升級F-16V(Block20)、潛艦自造、勇鷹新式高教機、微型飛彈突擊艇、沱江級艦後續案、各式雲豹八輪甲車產製等案的預算,均未有大幅度變動。

  明年度預算中,僅新式偽裝網為三軍通案,據預算書內容顯示,因應大陸偵察衛星數量逐年攀升,且具光學、雷達及電子偵察衛星等多重偵查手段,對台灣戰備整備形成嚴峻挑戰,軍方主戰裝備所配賦舊有的千鳥型偽裝網已無法滿足任務,有迫切精進偽裝效能、汰舊的需求,因此由陸軍統籌三軍建案,編列2021年至2023年持續預算,共11億5897萬元。

  至於其餘特殊預算,陸軍編列2021年至2023年的持續預算、共7億7998萬元,採購50套“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陸軍說明,為滿足聯合兵種營早期預警、爭取反應時間,需要辦理相關載具,以充實聯兵營偵蒐能力。

  另外,海軍編列2021年至2023年持續預算、共2億1664萬元採購12套“特種作戰用水下推進載具”。海軍說明,購案的目的是為提升海軍兩棲偵搜部隊對敵水下突擊、滲透破壞作戰能量,增進兩棲水下移動能力,以強化特種作戰運用彈性。

  海軍還編列2021年至2030年持續預算、共50億5320萬元進行“海洋監偵能量整體提升案”。海軍解釋,現有雷達站已逾20年,多數關鍵零組件超過壽期、籌獲不易,且舊式雷達裝備抗干擾能力較弱,必須執行裝備性能提升,以強化海上目標監偵能力、支援作戰任務。

  海軍也負責統籌陸海空三軍建案,編列2021年至2023年持續預算進行“國軍HF通信機換裝案”,提升抗干擾、反偵蒐竊聽等能力,提升語音保密性。

  由於近年軍方戰略指導注重衛戍地區反斬首、快速應變等任務需求,現行憲兵指揮部快速反應連(前身為憲兵機車連)所配賦的重型機車為1300cc山葉Yamaha“皇家之星”,但空車就重達366公斤,加上低底盤設計,外界曾討論戰時的機動能力。

  根據預算書內容顯示,憲兵指揮部編列2021年至2022年持續預算、共6064萬,採購65輛大型重型機車。憲指部解釋,現行重車已達最低使用年限,因應戰場監控、敵情偵蒐與警戒掩護,還有依命令執行衛戍區快速應變等任務辦理汰換,以有效提升快速機動作戰特性。

  另外,軍備局編列2021年至2024年持續預算、共5億6000萬元進行4輛“偵蒐戰鬥車研製案”。軍備局解釋,偵蒐戰鬥車具備高度機動力、火力、輕裝甲防護力、靈活通信的特性,部署在國軍裝騎部隊,可快速部署至戰術位置偵查、搜索,擔任大部隊或主力部隊的警戒與掩護任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