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知識付費成為知識服務新潮流
http://www.CRNTT.com   2021-04-02 14:32:59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我們越來越滿足於知識可以隨時查閱、隨時調用,卻忽視了知識並不只是一個結果,更是一個過程。學習知識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更速成不得

  知識無價,但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經濟的飛速發展,正帶來知識產品和知識服務的變革,讓知識付費成為一股新潮流。

  如何評價某部熱門影視作品?中國傳統顔色怎樣應用到設計實踐中?朗讀技巧怎麼練?網絡平台上的知識問答區、內容打賞區及付費社群內,貼滿了五花八門的問題和解答。世界著名古典音樂賞析、Vlog製作入門技巧10講、職場心理成長20課,諸如此類的音視頻課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製作。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今天知識生產的方式更個性化,知識獲取的渠道更加多元,知識傳播和知識學習在數字時代呈現新的面貌。

  理論上說,大部分的知識獲得都是有經濟成本的,知識付費並不是新鮮事。無論是舊時的私塾,還是今日的網課,都可以算作是廣義的知識付費。而今,知識付費作為一個話題被提出,很大程度上源於互聯網上免費資源浩如煙海,不計其數的電子書、唾手可得的知識百科、種類豐富的頂尖大學公開課和音視頻教學,免費知識已經鋪天蓋地,為何還要去付費獲取知識?

  這就涉及信息社會人們對知識的雙重需求。一方面,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一個知識饑渴、本領恐慌的時代。人們為自身有限的技能和認知而焦慮,擔心知識匱乏,跟不上科技尤其是智能化科技的步伐,終身學習越來越成為共識。另一方面,互聯網降低信息傳播的成本,帶來海量信息甚至信息過載,想篩選出高價值、個性化知識的成本越來越高。

  如此便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人認為知識類內容“天生有付費基因”。當然,不斷提升的互聯網覆蓋率、不斷擴大的智能手機用戶規模、不斷發展的移動支付技術,以及消費模式中體驗式消費比重的顯著增長,這些都推動了知識付費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