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曾俊華訪台收穫大 香港是實驗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1 00:14:01  


 
  從長期的角度看,為香港經濟的長期繁榮尋求更多的支撐。香港作為大陸對外經濟聯繫唯一窗口的歷史機遇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作為兩岸特殊政治關係下的“中轉站”的階段性歷史任務也已經接近尾聲,未來再次成為“機會窗口”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所以,香港必須主動拓寬自己的經濟基礎,包括強化作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基礎,切實認真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為香港經濟的長期繁榮尋求更多的支撐。而如果想成為泛珠三角或南中國地區的金融中心,或者說在未來的兩岸四地經濟體系中保持金融等方面的優勢,港台之間的金融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當然,範圍更為廣泛的合作對於從整體上強化雙方在本區域的競爭力,都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看到,雙方達成的共識中還涉及諸多未來的努力方向:“攸關兩地民眾健康、衛生安全以及有助台港海運事業發展、提升台灣亞太航運轉運中心地位的台港醫療衛生合作及台港互免海運事業所得稅等議題,雙方同意作為下一階段的努力目標;同時也將加強其他方面,例如:教育、文化、關務及共同打擊犯罪等領域之合作交流。”

  而從政治層面看,也可以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次進行觀察:

  如果從微觀的角度看,港台兩地原本就有政治、經濟制度相近的特徵,社會發展總體發展水平也比較相近;正是由於政治對峙性不強,保持相應層級的政府官員的經常性交往,就比較容易實現。港台關係自2009年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訪台之後,還有政制與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首任香港特首董建華陸續訪台;同時在此期間,不少台灣政治人物、政要陸續來港訪問,台灣“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也曾在不久前來港訪問,這些高層交往使港台關係迅速升溫。曾俊華作為迄今為止特區政府入島訪問的最高級別現任官員,對港台關係的進一步提升無疑具有指標意義。而兩地官員的頻繁互動,必將有利於促進港台兩地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的廣泛交流與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