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美國政府與伊拉克政府的雙重無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16 00:31:23  


 

  儘管7月安全形勢短期好轉,一些在國外的伊拉克人陸續回國,但39%的人回國後流離失所,64%的人回國後就失業,伊拉克國內流浪人口達280萬,另有150萬人生活在鄰國的難民營里。伊拉克有關部門官員指出,安頓回國民眾預計至少需要4000億美元,這無疑是天文數字。7月下旬,伊拉克總理馬利基訪問美國,美國媒體認為馬利基此訪意在要求美國提供經濟援助,幫助解決與鄰國的關係問題並希望協商解決伊拉克安全問題。而美國此時已經極力設法避免捲入伊拉克的動盪局勢,準備撒手不管。自從奧巴馬入主白宮以來,除4月在伊拉克短暫停留之外,僅與馬利基通過一兩次電話。美國副總統拜登不久前訪問伊拉克時曾經警告說,如伊拉克再次陷入混亂和教派之爭,美國可能結束對其所作承諾。

  伊拉克政府一貫強硬表態要求美軍如期撤出伊拉克,但面臨日益束手無策的混亂局面,伊拉克政府頗感無奈,立場明顯改變,表示仍希望美軍幫助維持局勢。駐伊美軍6月30日撤出伊拉克所有城鎮時,伊拉克國防部發言人曾稱,“伊拉克政府一直嚴格遵守協議的規定,美軍撤出伊拉克城鎮後就不存在美伊兩軍聯合巡邏問題。”直到7月22日,伊拉克總理馬利基在美國依然堅持說,伊拉克政府軍在與美軍合作多年之後已經有能力承擔起維護國家治安的重任。但隨後馬利基總理幾乎完全改變了這一態度。7月24日,繼續在美國訪問的馬利基表示,伊拉克和美國達成的安全協議可以進行修改,以延長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存在,這表明伊拉克政府對國內的混亂局勢已經扛不住了,導致在駐伊美軍是否留駐問題上前後立場不一,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美國國內輿論對從伊拉克撤軍也充滿矛盾,認為多年的佔領和付出一無所獲,最終卻傷痕累累地離開。儘管美軍按計劃如期撤軍的決心沒有改變,美國國內許多部門和人士仍然鼓噪對伊拉克政府“既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還要繼續插手。事實上,美國也在儘量彌補損失,有報導稱為保持撤出之後對伊拉克的影響,美國政府正加緊訓練伊拉克中學和大學生中的精英,以培養出親美的伊拉克年輕一代。但明眼人都明白,這些干預所起作用微不足道,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樣的做法頂多是美國國內一些人士的心理安慰而已。但無論如何,國際社會見證了多年來伊拉克遭遇到巨大苦難,盼望伊拉克有關各方能消除分歧、消弭戰亂,拯救民眾於水火,不使無辜民眾再遭生靈塗炭,儘快恢復安全局勢、推進國家重建與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