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小台商志氣高之三:蔡金安搭小吃文化平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5 00:36:47  


蔡金安出席海峽論壇的城市推介會,向當地的媒體推介台南特色及閩南語文學教學推廣狀況。(記者 趙家麟攝)
 
  在兩岸推廣閩南文化與台語文學的出版與教育領域中,蔡金安一直扮演了火車頭的角色,廈門的“劍獅埕”,取名“老台南小吃”,裡頭掛了兩個特別的匾,一個是“安平文教基金會廈門辦事處”,另一塊是“閩南文化沙龍”,這兩塊匾,對蔡金安而言,有很大的想像發展空間。

  蔡金安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決定在廈門創設“劍獅埕”的複合式空間,暢談他的主要理念:

  第一,成立安平文教基金會駐廈門辦事處。他說,這是極可能是第一個來大陸、在廈門設辦事處的台灣民間基金會。第二,與廈門市在地的閩南文化研究會合辦“閩南文化沙龍”。

  “我想在這裡搭起一個舞台!”他說,台南小吃雖有特色,但並非專賣小吃,最大的目的是文化交流。他想在此推廣包含台灣文化在內的閩南文化,想把這裡當成一個交流平台,藉由小吃美食,公共藝術設施與建築,和文化沙龍講堂,讓廈門人欣賞、了解閩南文化、台灣文化。

  “老台南小吃”看板上的菜單有:冠軍米、肉燥飯、擔子麵、虱目魚丸湯、炸花枝丸、白菜魯、台灣春捲、蚵仔麵線、海鮮粥、官財板、蝦餅、水果冰、八寶冰等。蔡金安說,台南小吃是驕傲,取名“老台南”更有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