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汪毅夫(前左)以前者學身分出席在成大舉辦金門學研討會,與其他學者、學員坐在台下聆聽論文發表。(中評社 趙家麟攝) |
汪毅夫表示,俞正聲在去年的9月12日會見了台灣海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時,也將了一段話,今年的9月12日又講了一段話,而且講的非常好,正代表了俞正聲對台灣非常了解。
對台灣歷史研究有相當深入的汪毅夫表示,俞正聲的阿祖(曾祖父)俞明震(1860-1918),光緒16年(1890年)考中庚寅恩科三甲進士,排在台南出身的進士許南英的後面。1894年台灣巡撫唐松崧向北京報告,調了俞明震來台灣協助工作。
1895年清朝據《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與日本後,唐景崧成立了“台灣民主國”,組織台灣守軍繼續抗日,俞明震當時還出任內政大臣。俞明震後來還寫了一本《台灣八日記》描述自己親歷抗日峰火的過程。
汪毅夫介紹俞正聲祖輩與台灣的關係的背景後表示,現在更重要的是,俞正聲對台灣很了解,講了很重要、很好的話,也就是他提到了大家“要了解台灣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心態。”
汪毅夫認為“很簡單,馬關條約割地,最嚴重的不是把土地割讓,而是把人民拋棄了。”生活在台灣這土地上的人民沒有辦法,他的曾祖父汪春源進士算是比較有辦法的人,還能跑回大陸,但一般老百姓哪裡跑得回去呢?
汪毅夫說,俞正聲的講話,就是因為對台灣的情形有理解,對台灣老百姓的心情有理解。
汪毅夫說,本屆台胞社團論壇很順暢,包括推動社區、經濟互補等各方面都有討論,整個大方向是好的,大家冷靜下來,不要情緒化,很多事情就能順利推展。
中評社問持續投入學術研究、也在大學任教的汪毅夫,對兩岸的大學、青年交流方面有何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