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剛宣布和甘比亞復交,外界解讀是對新政府的示警,陸客團的動向也持續受到關注。張燦鍙認為,蔡英文520就職後,兩岸關係也進入新的挑戰期,中國大陸對台政策,可以交互運用的大致上有外交、經濟、軍事三種工具。
他研判,軍事上問題不大。台灣居於東亞重要戰略地位,軍事強權 美國雖然不想捲入戰爭,但即使戰略地位遠不及台灣的南海紛爭,美國都有具體的介入行動看來,台海的穩定與否,牽涉中、美、日等國際關係競合,大國必然涉入,最後還是會尋求和平解決。
張燦鍙指出,但是,對台的外交與經濟的封鎖是有可能發生的。然而,台灣現在22個邦交國幾乎都是小國,與各個國家維持實質關係比較重要,何況,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已逾150國,也是一種承認關係,外交封鎖對台灣影響有限。
至於大陸若限縮陸客團赴台名額,張燦鍙也認為影響也有限。因為,陸客量限首當其衝的是陸資“一條龍”,陸客商機增減幅度不致對台整體經濟有大影響。他真正擔心的是兩岸經貿依存度太高,那才是相當危險的事。
張燦鍙進一步說,目前,台灣的海外投資,80%資金在大陸,40%的經貿出口市場是大陸,台灣對大陸的依賴程度太高,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太危險 ,如果經濟被完全控制,那就形同“安樂死”,國際間也沒有人理會的。“西進、南進不如自己上進”,過去馬政府鼓勵台商回流,他很讚同,但民進黨反應冷淡。
他觀察蔡英文將上台,對治理台灣確有認真思考,也提了很多政策,但台灣的問題太多,實無法同時俱進,也不要奢望要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新興產業的冒險性很大,不宜冒進,當前還是要以發展較好的產業先提升為主。
張燦鍙表示,經濟仍是首要處理的頭等大事,政黨之間不要只是慣性的對立,要從對抗、對立轉化成競爭、合作的文化。台灣這16年來都治理得不好,經濟發展喪失動能,物價趨高,青年的就業率偏低,大學生滿街跑,有文憑學位卻與能力不相當;另一方面,政黨輪替雖已是常態,卻有嚴重的政黨惡鬥、社會撕裂並造成政府空轉。
“先要解決的是藍綠和解!”張燦鍙希望蔡英文要有肚量,新政府要跨越黨派唯才是用。過去,國、民兩黨也都曾這麼做,但穿了只是挖對方牆角而已,沒有意義。他認為,政府要找好人才,可以進行黨對黨的協商,讓人才選用可以制度化。
他也認為,朝野政黨先以拚經濟為合作目標,也比較沒有意識型態,一起合作爭取加入TPP、RCEP,與各國簽訂FTA,這也是他近期內想號召朝野人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