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即將增加第三類原住民 平埔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8 09:56:17


台南市政府官員、民代參加地方平埔族阿立祖夜祭。(中評社資料照 )
 
  他認為,依據此二份公文可以得知:“日據時代居住於平地,其種族為‘熟’者,應認為平地山胞”,乃是依法有據。其實這二份六十年前的公文已經明確指出日據時代戶籍登記為“熟”者,就是平埔原住民了,所以衹要政府願意誠實面對歷史公文,根本不需立法,直接宣布就可以了。另外將原住民分為山地原住民丶平地原住民、平埔原住民,這種分類是日據時代的分類其實是不必要的。應該取消這種不合時宜的分類。

  蘇煥智表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承認平埔族群為原住民後,其權益問題理應按照現有原住民,但因為涉及現有原住民“立委”、市議員等席次,以及各項原住民的福利措施,有一部份涉及既有原住民利益衝突,有一大部分涉及“國家”社會福利及敎育資源公平性的衝擊範圍,這些才是真正衝突的問題,所以平埔族群權益問題將另一法律訂定。由於涉及福利及敎育優惠,可能誘發更多人站出來承認是“平埔族群”,未來“國家”資源的衝擊如何?值得觀察。

  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的資料,台灣原住民族約有55萬人,佔總人口數的2%,目前,經政府認定的原住民族有: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16族。具有法定原住民身分者,依戶籍登記原籍在平地行政區或山地行區,有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之分,享有個別的民意代表選舉權。

  至於在研究上有別於高山族、以居住平原為主的平埔原住族群,至日據時代的統計,約略在4至6萬之間,但自從戶籍資料的種族欄取消以及普遍漢化關係,平埔族群的人口便不容易估算了。但依學界研究 ,平埔族群至少有Kavalan〈噶瑪蘭〉Ketagalan〈凱達格蘭〉、Siraya〈西拉雅〉等9族,目前,其中的噶瑪蘭族、邵族已具有法定原住民身分。

  平埔族群中,西拉雅族(Siraya)即分佈在南台灣的平埔族,是台灣平埔各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主要地域範圍北自現今台南麻豆附近起,南達屏東林邊一帶,也是推動平埔正名運動的主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