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農舍爭議無關藍綠 是操守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0 10:58:24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從九月十六日到十月十八日,紛紛擾擾超過一個月,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才出面斬斷農舍爭議。最令人好奇的是,向來擅長處理危機的民進黨,竟然任由蘇家爭議一路延燒、喧賓奪主,差點讓該黨參選人蔡英文訪日、台一線之旅的重要行程黯然失色。看來,這一場假農舍爭議,不但考驗蘇嘉全的操守、能力,同時也在測試,民進黨的末稍神經是否已經完全失靈。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有能力的政治人物,必須要能定義事件,而不是被事件定義。整個農舍事件透露的是,即使不談該有的政治道德,就政治人物該有的危機處理能力,蘇嘉全也顯得相當拙劣;在被爆假農舍後,竟然有刨柏油、種柑橘的欲蓋彌彰之舉。可以說,去年征戰大台中市長選舉雖敗猶榮的佳績,本來是蘇嘉全的政治高峰,他也充分運用剛到手的政治資本,躋身副手搭檔,可望成為民進黨一線人物;但是農舍爭議處理不當,某種程度已重挫蘇嘉全二十幾年累積、建立起來的聲望。現在看來,蘇嘉全過早被拔擢到不適任、卻眾所矚目的位置,到底是幸?還是不幸?真的很難說。 

  當然,蘇嘉全對農舍爭議的回應之所以荒腔走板,還不只是個人危機處理能力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蘇嘉全個人及家族對道德爭議的輕忽。 

  社論說,在蘇家諸多爭議事件中,假農舍爭議也許不算是公然挑戰法令,但是蘇嘉全曾經擔任“內政部長”及“農委會主委”,身為相關政策的主管機關,卻帶頭扭曲農地農用的精神;其他的,還包括兄長將農地改成夜市出租、姐姐蓋違建收租金、以及為未成年女兒置產卻未申報等。在蘇嘉全眼中,這些都是小事;但是以小觀大,卻充分凸顯蘇家為了蠅頭小利、不惜便宜行事的心態。這樣的行事作風,蘇嘉全能擔負起“國家”大事的重任嗎? 

  更嚴重的是,明明是操守爭議,蘇嘉全卻一開始就導向藍綠衝突、甚至不惜挑起族群矛盾。例如,祖墳爭議剛發生,他就說是“外省政權要挖台灣人的墳墓”;處理農舍爭議,他更祭出一連串悲情訴求,直說國民黨追殺、抄家滅族,要讓他家破人亡。這些說詞讓人似曾相識,頗有陳水扁當年拉攏深綠來掩飾犯罪之風。 

  就在蘇嘉全公開承諾捐出農舍的前一天,人在牢中的陳水扁,特別發出新聞稿“嚴厲譴責國民黨重施故伎,以打扁手法鬥爭英嘉配”。陳水扁形容蘇嘉全全家大小遭受“切香腸式、抄家滅族式、打扁式”的抹黑攻訐圍剿,形同逼人家破人亡,陳水扁呼籲所有本土支持者化悲憤為力量,全力為英嘉配拉票、討回公道。 

  持平言之,和陳水扁涉案相比,蘇嘉全所牽涉的,只能算是小瑕疵;只要一開始就向公眾道歉說明,立刻就可以煙消雲散。事實上,過去的民進黨,遇到爭議事件,總能以最高道德標準明快處理;蘇嘉全這次卻是立刻效法扁式作風、馬上祭出激情訴求,讓問題愈燒愈大。看來,陳水扁的陰影,還是籠罩在民進黨的上空。 

  所以,蘇嘉全一開始才能自信滿滿,相信農舍爭議可以挺過這次大選。同樣的,民進黨內的鷹派也力挺蘇嘉全;率先呼籲高道德標準的洪智坤、郭正亮等少數青壯派,卻反而被醜化成國民黨打手。正常的民主政治中,政黨可以有對立的立場,但是政治道德卻應該是一貫的。當綠營或民進黨人士多數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力挺蘇嘉全農舍,和當年追求清廉的民進黨比起來,真是可怕的歷史倒退。 

  大選比的還是“總統”候選人,蘇嘉全的爭議,是否讓蔡英文失分,還有待觀察;令人憂慮的是,如果英嘉配當選,但舉黨對清廉道德爭議卻是麻痺若此,對台灣的政治文化,絕對是一場災難!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