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菊vs.黃昭順 紙上論高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9 07:57:48  


  中評社台北5月9日電/年底五都選舉,高雄市長將是兩個女將的競爭,民進黨由現任高雄市長陳菊出馬參選,國民黨為現任“立委”黃昭順;在台“直轄市長”選舉史上,也是第一次“兩個女人的戰爭”。

  她們都有豐富的從政經驗,角逐縣市合併之後的首任高雄市長,未來勢必在政見、立場上互有交鋒,聯合報率先邀請兩人做一場紙上對論,讓她們談彼此,也談建設大高雄的願景。

  從政經歷 兩人都很資深

  陳菊:請大家不要再用“兩個女人的戰爭”來看我和黃昭順的選舉之爭了。我不喜歡這樣,因為忽視了我們多年來在公共領域所做的努力,我相信黃昭順跟我有一樣的看法。

  黃昭順是一位非常資深的女性“國會”議員,在高雄市經營的時間非常長。我們雖然同為女性、年齡相仿,但家庭背景、參與政治歷程都不同;也因此我們的政治主張不一樣。

  黃昭順:陳菊和我不一樣,畢竟她經歷過政治黑牢,雖然我們都是堅毅、努力的人,我們有很多看法可能不一樣。我是那種確定方向就會勇往直前的人;不過,凡事我會往比較樂觀的方向看,例如這次選舉,我的民調現在比較低,但我相信到投票日會有不同結果。

  說真的,她的團隊,我比較擔心;我希望今年能打一場優質的選舉。

  陳菊:談到這點,我倒是更擔心對手,我更希望今年的選舉是一場優質的選舉。

  城市行銷 尊嚴擺第一

  黃昭順:高雄如果要走進國際舞台,不能不與大陸接觸;雖然我現在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如果我有機會當高雄市長,一定會到國際城市行銷高雄,也一定會到大陸做大陸交流,不能再以意識形態來看兩岸城市交流。

  陳菊:高雄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訪客,只要他們是友善、和平、對台灣人民抱持尊重態度;對岸城市交流團遵守這樣的原則,我也張開手臂歡迎。

  世運之後,有人問我以後會不會再到中國做城市訪問,我的答案一直是一致的:只要是有必要、對高雄發展有絕對助益的,基於高雄市長的責任,我樂意前往世界任何一個角落;唯一的堅持是,一定要能維護台灣的尊嚴。

  談ECFA 看法不一樣

  陳菊:前一陣子,高雄市政府拒絕協助“行政院”“勞委會” 宣導ECFA,主要是因為馬政府對ECFA的推動,沒有做到“訊息公開、整合共識、做好配套、捍衛“主權”;如果做到了,我贊成與世界各國談判各種貿易協定。

  黃昭順:簽ECFA對台灣與國際社會接軌有助益,如果不簽,台灣會被淘汰;“中央政府”對ECFA的論述,“中央政府”還要努力。但我覺得陳菊市長對ECFA的看法,還是有意識形態。

  提高縣市競爭 主張多元布局

  黃昭順:縣市合併之後,土地面積、人口都增加了,高雄更要創造自己的特色、提升產業產值,充分發揮小港機場的功能,讓高雄與世界接軌;高雄還有遠洋漁業,如何運用高雄港得天獨厚的條件,讓高雄真正走進國際舞台、讓國際看到高雄,是很重要的課題。

  大高雄市長重要課題,還包括重建八八風災受災區,要化危機為轉機,加強生態保育與生態經濟,同時協助災區居民建立特色農產、保存文化。

  陳菊:縣市合併,將是高雄向上躍升的重大機會,但在“城市競爭力”逐漸取代“國家”競爭力”的時代,要面對的不只是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和台南市四都的競爭,更要在全球化趨勢下,面對其他國際城市的挑戰與威脅。

  搶救產業 包山又包海

  陳菊:我們將以產業創新轉型為關鍵,使高雄成為山海河港的亞洲之星。一個包含農業、工業、服務業等三級產業的大型都會。

  我們規劃便捷的交通運輸與銷售通路,建構大高雄農特產運銷體系;對於製造業,我們將兼顧傳產與科技,建立產業園區,搭配高雄海空雙港,帶動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更要爭取更多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進駐高雄。

  高雄有充足的陽光,可以進行太陽光電的應用試驗;旗津可以研究風力、潮汐發電,研究智慧型電網;縣市合併後更有足夠的腹地可以作為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我們擬定“光電綠能產業”目標,要打造高雄成為領先全球的綠能之都。

  黃昭順:在發展高雄產業上,我不能說以前的人做得不好,這樣失之公允,但我要說,現在“做得不夠好”。我主張高雄海空雙城提升為經貿城,啟動經濟由高雄出發;山海合一、高雄第一。

  朱立倫當桃園縣長時,為了推桃園航空城,數度到“立法院”遊說,請“立院”支持他的桃園航空城計劃,用了八年才完成。那時我很感慨,為什麼高雄市政府沒有這樣的行動和魄力?

  例如中鋼公司成立碳交易中心,打造高雄為低碳城市;漁民利用中油冷卻水養石斑魚,增加漁民產值的同時,也避免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為提升遠洋漁業價值,協助漁民行銷漁產;在農村推動真正的“精緻農業”,規劃不同區域的農產特色,增加農民收入。

  陳菊:我的職責是謀求市民的最大利益;“以拖待變”最後只會讓調整的機會流失,讓溝通的空間變小。我必須強調,中油遷廠政策決定權在“中央”,“中央”要提出解決方案和配套,再尋求市民支持

  黃昭順:中油遷廠是“中央政府”和高雄人簽的約,一定要兌現,如果不能兌現,也要向人民說清楚為何不能?配套規劃,一定要及早做。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