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譚中:從胡錦濤訪美看中美關係的時代性時機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8 15:20:34  


  中評社香港1月18日電/旅居美國芝加哥的印度華人學者譚中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胡錦濤主席1月18至21日訪問美國的“一”、“二”、“三”是:一件大事、二個城市、三重意義。

  這次訪問是有史以來美國為中國領導人安排的第一次“國事訪問”,規格空前,是一件大事。這次胡錦濤是訪問一個國家、兩個城市——18至20日在華盛頓,20、21日在芝加哥。這次訪問的三重意義是:(1)再次強調中美關係牢不可破;(2)在經貿掛帥的主導下,兩國將減少軍事上的冷戰氣氛;(3)奧巴馬政治氣球需要胡錦濤幫忙打氣,胡錦濤樂於相助。

  雙方皆強調加強合作

  1月14日中美兩國外交部主要官員差不多同時、異地同聲地發表言論。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第二屆藍廳論壇上,把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的成就總結為“中美之間的交往日趨密切,彼此關係的基調更加積極。政治上,兩國不再相互敵對,而是積極謀求戰略合作。經貿上,兩國不再老死不相往來,雙方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軍事上,兩國不再是戰場的對手,兩軍已在許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美國國務卿希拉莉同日在華盛頓以“21世紀美中關係的宏觀願景”為題作《霍爾布洛克講座》(Richard C. Holbrooke Lecture)首講,也對三十年作了總結。她說中美建交的1979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過1000億美元,三十年後的今天已經快要達到5萬億。她稱讚中國“使得數億人民脫離赤貧,現在又幫助推動全球繁榮。美國歡迎這一發展而且從中受益。” 她說中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由於“人民的辛勤勞動與領袖的遠見”,但一個開放而能動的全球經濟以及“美國強力在(亞太)地區保證持久的穩定”也是有功勞的。

  希拉莉再一次引了2009年她當國務卿首次訪華就不斷引用的中國“同舟共濟”的成語。她說:“我們同在一條船上,要麼我們一齊向同一方向劃,要麼,很不幸地,我們製造混亂與漩渦,不但影響我們自己,而且影響遠離我們邊境的人們。”

  中美兩國同在一條船上(兩國利益與共),這話在中國好像是聽不到的,它和《紐約時報》著名作家弗里德曼把中美形容為“Siamese twins”(連體孿生)相似。我想如果中國能在這一認識上跨越(不把中國的分割獨立性突出),許多中美之間的緊張與疙瘩都會迎刃而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